• 75阅读
  • 0回复

对党的文件要有一个严肃的态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9
第5版()
专栏:

  对党的文件要有一个严肃的态度
  朱岩
在我们有些同志当中有一种不好的现象,他们不严肃对待党的文件,不认真思考问题,而对一些不符合事实的传说和信口贬褒的街谈巷议却很感兴趣。人家咋说他咋听,人家说啥他信啥,有的还跟着说三道四,以讹传讹,乱了自己,也乱了别人,人为地给工作造成某些阻力和困难。这种情况对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妨碍很大,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举几个例子。
党的文件明明是讲:发展农业生产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方向,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搞好联系产量计算奖赔的生产责任制。可是有人偏说这是“分田单干”,一些同志也跟着嚷嚷:“倒退的事不能干,要顶住!”
党的文件明明是讲:改革企业的领导体制,使企业党组织更好地发挥保证、监督作用,是为了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以利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可是有人偏说那是“取消党的领导”,一些同志也跟着摇头:“没有党的领导,还叫什么社会主义企业!”
党的文件明明是讲:考虑到四化建设对干部文化水平的要求,今后一般不直接从文化低的工人农民中选拔脱产干部。可是有人不顾原意,掐头去尾,硬说党的政策是什么“不从工人农民中选拔干部”,然后指责说这是“排斥工农”,一些同志也跟着鸣不平:“党的阶级路线还要不要?”
党的文件明明是讲:在年老体弱的老干部退居二三线后,“政治上要充分尊重,生活上要充分照顾”,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而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措施。可是有人偏要把对老干部的妥善安置同“四人帮”轰老干部下台相提并论,说这是“卸磨杀驴”,一些同志也跟着发牢骚:“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什么不让干?”
党的文件明明是讲:改革干部制度是为了克服现行制度的某些弊端,更好地从组织上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利四化建设,而且强调必须有步骤地进行。可是有人偏说这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化”,一些同志也跟着担心干部工作“搞乱了套”。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只不过有人是公开的慷慨陈辞,有人是背地里嘁嘁喳喳。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许多同志并非不赞成党的文件中规定的方针和政策,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或没有仔细看党的文件。既然不了解有关文件究竟讲些什么,没有掌握其中的精神实质,缺少正确识别和判断是非的依据,他们在遇到有人无端非议或片面指责党的文件中某些政策原则时,人云亦云,被那些奇谈怪论牵着鼻子跑,也就很难避免了。
为什么这些同志不把党的文件认真地多学几遍,把一些问题想想清楚呢?有的同志是由于疏懒和惰性,养成了一种遇事大而化之、不求甚解的毛病;有的同志是官僚主义,不学不问,还自以为是,强不知以为知。他们阅读党的文件,就象应付例行公事,浮光掠影,一瞥而过。他们组织学习讨论也往往事先不作准备,谈起来海阔天空,不着边际,文件中究竟讲些什么,说了半天仍然不得要领。这种对党的文件昏昏然的状况,怎么能不在执行方针、政策问题上出纰漏、甚至闹笑话呢!应当提醒这些同志,要真正学懂弄通一点东西,办好一件事,没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是不行的。作为党和国家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肩负重任,如不认真学习党的文件,不认真调查研究,不认真开动脑筋,就很难履行自己的职责,更不用说提高工作质量和领导水平了。
我们是一个大党大国,各地情况不同,工作进展也不平衡,党的文件只能就一些大政方针问题进行原则的指导,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每一个具体问题都作出详尽的规定;同时,事业在发展,情况在变化,党的某些具体政策和具体规定也会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这就尤其需要我们精心阅读党的每一份文件,仔细研究和思考新情况、新问题,把文件的精神实质吃透搞通,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且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政策,这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但是,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和林彪、“四人帮”的疯狂破坏,有些同志的头脑里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糊涂观念。如何帮助这些同志肃清“左”的影响和流毒,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是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同志必须抓好的一件大事。要使这些同志真正懂得: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应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代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现在,党在群众中的威望所以能够逐步回升,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此。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那个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干部能够正确理解、宣传、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人们的思想就容易一致,工作就比较顺利,他们也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反之,那里的问题就多,工作就难做。这方面的经验,很值得大家注意。
(摘自12月10日《解放军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