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白手起家”的妙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19
第8版()
专栏:

  “白手起家”的妙法
  路知音
前些年,“白手起家”很时兴了一阵子。办工厂,一无图纸,二无设备,三无资金,就“白手起家”,拿出了具有先进水平的产品;搞农业,土地少,劳力缺,肥料差,“白手起家”,就闹了个大丰收,等等。讲“白手起家”的人,煞有介事;听这种宣传的人多是将信将疑。及至后来,真相大白,那些“白手起家”的“典型”,有不少是花国家大钱的能手。
“白手起家”,作为一种比喻,用以提倡艰苦创业精神,未尝不可。可是,拿来作为指导经济建设的一个“口号”,就不大科学了。拉萨尔就曾吹过“白手起家”。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时阐明的科学论点是: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句话只是在它包含着劳动具备了相应的对象和资料这层意思的时候才是正确的”。搞经济建设总得首先考虑起码的物质条件,而不能只靠没有客观可能的美好愿望。如果我们真的可以象变戏法的魔术师一样,什么都不要(魔术师也还要道具),光凭两只“白手”,要啥有啥,那我们也就不必向马克思的唯物论求教了。
其实,前些年吹嘘“白手起家”的人,自己未必真的相信“白手”可以“起家”。有些先进典型,最初也确曾有过一股子值得人们学习的干劲。可是后来一旦成了典型,就越吹越玄,吹到非造假不可的程度。由于是假的,是神话,踏在地上的人当然也就永远学不到,他也就永远“先进”了。而且,这个“先进”是不容怀疑的,否则至少是个“观潮派”,严重的就与“态度”联系起来,距“反革命”不远了。要讲“起家”,这实在也是一种“起家”的手段,不过,这种“起家”的手段,不是靠白手,而是靠吹牛。
幸好,近两年这类“白手起家”的高调少了,人们开始冷静下来:光靠贴满墙的空洞口号和高调,是搞不成四化的;要把我们的经济搞上去,必须从我们现有的物质条件出发,脚踏实地干下去。然而,与“白手起家”有点宗族关系的另一种现象似乎还颇严重。我家附近原有一座比较简陋的小礼堂,这两年不知怎么一来,说是翻修,三修两修,就建成了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剧场,大约除了地皮是原来的,其余全部都是新的,与“翻修”根本不是一码事。又据说,这剧场确实是“白手”的,因为它并没列入建设计划,照理也不应该有器材,不应该有人力。然而,计划上没有的,凭着“白手”(大约也象魔术师一样,还是有道具的),从各个渠道源源不断地弄到了人力、物力,剧场终于耸立起来。这也是一种“白手起家”的妙法。
那种吹牛的“白手起家”,我们不相信;靠歪门邪道的“白手起家”,我们也不能要!理由很简单:让某些人用这样的手段去“白手起家”,我们就可能“败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