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落实党的政策和休养生息方针给农村带来生机 甘肃大多数困难县喜获丰收 全省粮食总产量高于去年水平,经济作物普遍增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0
第1版()
专栏:

  落实党的政策和休养生息方针给农村带来生机
  甘肃大多数困难县喜获丰收
  全省粮食总产量高于去年水平,经济作物普遍增产
新华社兰州12月19日电 新华社记者何懋绩、何东君报道:甘肃省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认真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和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方针,全省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和发展,一部分长期贫困落后的地方出现了生机。
今年,全省12个地区(州、市)中,除庆阳、平凉两个地区农业生产因严重干旱而减产外,其余均好于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96.7亿斤,高于去年水平;经济作物普遍获得丰收,其中甜菜、水果、药材等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河西走廊——甘肃省商品粮油的主要产地,在前几年生产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今年又获丰收,粮食总产比去年增长8.6%,油料总产比去年增长10%以上。占全省总人口47%、总耕地面积53%的29个困难县,由于放宽政策、国家给予大力支援和天时较好,今年大多数地方获得丰收。历史上被称为“陇中苦甲天下”的定西地区,今年粮食总产12.4亿斤以上,比受灾的去年增产33.6%。今年这些困难地区社员的口粮也普遍提高。
今年,甘肃省建立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地方,增产效果尤其显著。会宁县青江公社,从1973年到1979年的7年间,全社共向国家交公粮卖余粮51.2万斤,而同期却吃返销粮533万斤。今年试行大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全社粮食增产,每人平均口粮达到537斤。群众高兴地说:“政策好,天帮忙,责任田换来丰收粮;只要政策稳定三、五年,保险肚儿能吃圆。”
放宽政策和农业增产,给贫困落后的农村带来了生机。长期靠救济或讨要度日的社员群众从落实党的政策中看到了希望,有了搞生产的积极性和奔好日子的劲头,到处可以看到:在房前屋后、荒山荒沟栽树造林的多起来了,打桩盖房的多起来了,添置牲口、农具的多起来了。
今年夏收以后,甘肃各地领导机关尊重农民的要求和愿望,积极稳妥地调整农村生产责任制形式。目前,在长期困难的定西、临夏、天水、平凉、武都等地区,包产到户已成为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包产到户给这些地方带来了几个明显变化:一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秋收、秋耕、秋种进度之快、质量之好普遍超过往年;二是农民重视科学种田了,往年,化肥难推销,良种兑换慢,今年秋播,化肥供不应求,良种满足不了需要;三是干群关系改善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