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苏伊士运河的新航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0
第7版()
专栏:埃及通讯

  苏伊士运河的新航道
  新华社记者 万光
12月16日,苏伊士运河向全世界展示它的崭新面貌。
中午,埃及总统萨达特、国际航运界代表、在埃及的各国使节和记者,分乘3艘轮船,从塞得港启程,先向东南航行3公里,然后进入苏伊士运河的一条新支道,为这条新支道通航正式揭幕,并庆祝苏伊士运河第一期扩建工程完工。沿途停泊的轮船上和工地上悬挂着彩旗和标语,鸣笛奏乐。入夜,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总部所在的伊斯梅利亚城,五彩缤纷的节日焰火腾空而起。埃及把这称为“运河第3次开放”。第1次开放,指运河刚刚建成的1869年。第2次开放,指1967年战争后运河经历8年关闭后的1975年。这一次是在完成第一期扩建工程以后。运河比起扩建以前,宽度从195米增加到365米,通过船只的吃水深度从38英尺增加到53英尺,能通过的满载货船从6万吨增加到15万吨。据估计,从1976年开始的5年运河扩建工程量相当于过去100多年来运河建设的总工程量的1.3倍。运河故道依在,但面貌一新。埃及运河当局人士骄傲地宣称,这可以说是一条完全新的运河了。
苏伊士运河扩建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建立现代化的电子交通系统。过去,对通过运河的船只,是肉眼观察,电话指挥。现在,在伊斯梅利亚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大楼最高层设立了电子控制的主要中心,从这个中心可以看到在荧光屏上展示出的一幅幅运河各个地段的船只往来的情况。
埃及卓有成效地管理着扩建后的苏伊士运河。二百多名领航员全都是埃及人。新的电子控制中心由24名埃及青年在操纵,再过一年,就可以完全不要外国专家了。
在运河现代化工程中,埃及利用了外国资金和技术。第一期扩建工程投资12亿多美元,大部分是使用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以及世界银行的贷款。日本、西欧国家、美国等一些公司同埃及公司一道进行工程施工。
扩建以后的苏伊士运河在世界上的地位愈加重要。过去由于大油轮不能通过,世界油船运油吨数只有25%经过苏伊士运河。运河扩建后,估计能增加到50%。苏伊士运河将更加成为西欧同海湾之间的经济流通命脉。
今年,随着海湾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苏联军用船只不断通过苏伊士运河开到印度洋去,美国和法国直升飞机航空母舰各一艘,也分别在7月和12月经过苏伊士运河去印度洋。运河扩建完工后,这条通道将能通过更大的军舰。
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是中东的3大海上通道。在霸权主义愈来愈浓厚的扩张阴影下,这3条经济命脉和战略通道对世界的意义显得更加突出了。
萨达特在今天的庆祝仪式上说,埃及通过扩建苏伊士运河,为各国合作和繁荣作出贡献。同时,人们从最近埃及领导人的讲话和采取的措施中也可以感到,埃及正在加倍戒备地保卫着这个通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