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为战胜新的水灾而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21
第2版()
专栏:短评

  为战胜新的水灾而斗争
淮河流域于本月初连降大雨,中游干、支流河水暴涨,堤防发生新的溃决。皖北阜阳、六安、宿县、滁县等专区广大地区被淹。房屋倒塌一万余间,淹死群众七十余人。这是一个严重的新的灾情。
为什么淮河又发生这样严重的水灾呢?首先,是国民党反动派对于淮河水系的破坏太深重了。自一九三八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黄河花园口掘堤放黄入淮以后,给了豫、皖、苏千百万人民以深重的灾难。黄泛区排水系统被完全破坏,尤以皖北为重,以致排水不畅。阜阳专区今春即遭水淹五次。这是皖北地区发生水灾的基本原因。
其次,上述被淹地区,今年入伏以来即连续大雨,自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十六日,共降四百九十九公厘。淮河干、支流同时暴涨。正阳关十七日七时水位已超过一九三一年最高洪水位○·四一公尺,现在还继续上涨。皖北淮河两岸大部堤防超过安全保证标准,无法抵御,因而漫溢溃决。另外根据过去经验,日雨量超过一百公厘时,低洼地区即开始被淹。上述二十天雨量,其中三天连续降雨即达一百八十三公厘。雨淹的面积也是很大的,再加堤防漫溃,被淹地区更广。
第三,淮河这次决口,皖北的防汛工作也有缺点。当淮河干、支流涨水时,水位尚未超过应当保证的标准,有些堤段即已发生溃决,增加了抢救的困难。这是不应该的。特别是人的死亡,假如沿河各地事先有必要准备,是可以避免或者减少死亡的。
现在正是雨季,淮河仍继续涨水。已淹地区,除须积极抢救灾民并设法保障群众生命安全以外,还必须设法排水,争取抢种一部菜蔬及晚熟作物,以减轻灾荒。沿淮未淹地区更须百倍警惕,加强堤防,万不能以为皖北已淹,而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皖北连续的水灾,对皖北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全国人民应当给皖北灾民以同情援助,帮助他们为完全战胜水灾而继续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