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蓟运河灌溉工程落成放水 高里区国营农场同时成立 李书城部长出席剪彩苏联友人参加典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21
第2版()
专栏:

  蓟运河灌溉工程落成放水
高里区国营农场同时成立
李书城部长出席剪彩苏联友人参加典礼
【新华社十九日讯】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渤海区农垦管理局所属蓟运河灌溉工程放水及高里区国营农场成立典礼,本月十六日上午十时在芦台高里区国营农场合并举行。中央农业部李书城部长亲往主持。参加典礼的有苏联农业水利专家鲁森科及古拉依切夫,和渤海区农垦管理局及所属农场、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人民银行总行、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燃料工业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京、津有关机关代表共二百多人。上午八时在高里区第一扬水场前举行放水典礼,由李书城部长剪彩后,即开动水泵,蓟运河的水从水槽中源源流出,沿渠道输送至农场各地。
蓟运河灌溉工程是渤海区灌溉工程的四大重点之一(其他三个重点为滦河、海河及南运河地区),全部工程系由渤海区农垦管理局所属蓟运河灌溉工程处领导。蓟运河下游,原是一片广阔的盐碱荒地,土壤系冲积层黄土,土质肥沃,但稍含碱性。一九三八年抗战初期,日寇曾强买芦台附近大艇庄等十八村民地五万二千多亩,辟为农场,同时,兴建电力扬水场七处,利用蓟运河水洗碱、种稻。抗战胜利以后,这些扬水设备遭到日寇和国民党匪军的两度破坏,电动机全部遗失,水泵破坏殆尽,厂房设备亦仅剩下断壁颓垣。土地也大部荒芜。一九四九年平、津解放后,该农场便由津沽农垦管理局(现改为渤海区农垦管理局)接管。该局接管后,立即筹划将高里区及芦台附近各农场同时恢复。去年十月开始修复扬水场设备工作,经十三万余民工及三万多技术工人半年的努力,至今年四月底止,除将原有七处扬水设备全部修复外,并新建八号扬水场一座,自五月一日起已开始放水。如将全部扬水场二十个水泵同时开动,每秒钟内可从蓟运河抽水二十四吨,使芦台及高里区已垦出的八万多亩盐碱地从此得到灌溉的保障。据估计,如果充分利用现有水利设备,还可增加灌溉面积三万亩以上。
高里区国营农场共有垦地五万二千多亩,其中一万三千多亩与当地农民合作经营,已划分为南、北两个合营区。将国营区的三万多亩耕地划分为六区。为适应当地土质,该场决定采取苏联先进国家的经验,实行以水稻为主的六年轮作制,每年三区种水稻,一区种棉花,二区种牧草,六年交替耕种。同时明确规定深耕密植和水稻旱直播的耕作方法,并采用机器耕种。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李书城部长在放水典礼和国营农场的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蓟运河灌溉工程的修建成功和高里区国营农场的成立,证明唯有人民政府才会认真地从事对人民有利的生产事业。蓟运河灌溉工程全部是我们自己的工程师设计的,全部机器也是自造的,这个工程的建设成功,使我们对今后的生产建设事业更加增强了信心。高里区国营农场的成立,指出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吸取这个农场和其他国营农场的经验,以逐步地改进我们的农业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