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皖北新水灾的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21
第2版()
专栏:

  皖北新水灾的由来
程瑞誴
六月下旬以来,淮河流域普降大雨。正阳关从六月二十七日起至七月十六日止,降雨量达四百九十九公厘。其中七月三日一天,即降雨一百一十三公厘。由于这连续的大雨,正阳关的淮河水位,从六月二十九日就开始上涨,到七月八日涨到了五公尺。在正阳关以上约九十公里的三河尖,水位已和一九三一年的洪水位相平;老观巷一带的洪水位已高出现在的堤顶(本年修至和一九三一年洪水位平)○·七公尺。除了黄汛时期以外,这是一九三一年以来还没有过的最高洪水位。由于淮河及其支流巨量洪水的暴涨,阜阳专区遭受了严重的水灾。
阜阳专区的灾情是一连串的。去年五、七、九各月连续的三次水灾,就淹没了农田六百三十八万市亩,占全区耕地的百分之三十七,受灾人口二百五十五万,占全区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今年一、二月份,由于雨雪积水排泄不及,又陆续淹地一百七十四万亩。根据这一严重灾情,在三、四月间人民政府曾拨出大批粮食,通过以工代赈,在去年冬修的工程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复堤和疏浚工程。在工程进行期间,又因连日阴雨,淹没农田三百多万亩,到处积水,使修堤和疏浚工程也遭到了困难。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与广大人民的努力下,终于把过去蒋匪腐败统治下,千疮百孔的淮河、颍河两堤很快修复。同时,这一次春修,结合生产救灾,通过以工代赈使绝大多数的灾民度过了春荒,接上麦收,因此安定了社会秩序,更密切了政府和人民的联系。
但连年的灾害究竟是从那儿来的呢?这是每个皖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在一九三八年,蒋介石匪帮不顾千百万人民的死活,在河南境内的花园口扒开了黄河大堤。混浊的黄水,从此就顺着地面斜坡,淹没河南大片的土地,侵入皖北,沿着颍河和涡河中间的一片狭长的平原,到处泛滥,造成豫皖黄泛区,然后涌进淮河。淮河在黄泛以前,因为河槽容纳不下本身的洪水,每隔四、五年要闹一次水灾,黄泛后加上巨量的洪水,泛滥的局面更难收拾了。黄水在这一区域里的泛滥,一直继续了十年,到一九四七年花园口堵复,黄河才回返故道。在这十个年头中间,仅阜阳专区直接被黄水淹没过的田地就达一千六百七十万亩。
蒋匪制造的黄水的灾害虽已免除,但给这一地区遗留下的严重创伤,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因为黄水含有大量的泥沙,首先就把这一区域里的河道、沟洫淤塞。因之,河床局部淤高,而减低了各河的泄水量,抬高了各河的水位,使通河的各大沟雨水排泄发生了困难,河水稍大即倒灌入沟。河道逐渐淤浅了,浅段的上游水位愈抬愈高,河槽就变得愈宽愈浅,雨水积潴其中,造成了湖泊。汇入各河的大沟口也大多淤高。原有排泄内地积水的涵闸,由于地形的相对变化,也失却了效用。农田的雨水没有沟洫排除,流不到河里去,只有遍地横流,淹没田地,积潴到低洼地区,造成湖泊、沼泽和湿地。阜阳专区原有的沟洫就不够多,现在经过了黄水淤塞后,情况就更加严重了。去、今两年的水灾,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排水不畅而受淹的。即使河道不决口,也会形成“小雨小灾,大雨大灾”的连续灾情。像今春只下了一百公厘的雨,内地农田就淹没了一百多万亩。
黄河在这一区域,整整地泛滥了十年,遗留下的灾害,和淮河本身的洪水,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解决的。今天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淮河彻底的根治和解决区内的排水问题。现在淮河工程总局正根据了这一要求,确定了从五一年起的五年治水方针和计划,准备在二、三年内基本消灭淮河的灾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