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栽树就是‘栽富’”——记河南省林业劳动模范孙登祥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2
第2版()
专栏:农村人物志

“栽树就是‘栽富’”
——记河南省林业劳动模范孙登祥的事迹
最近,河南省沈丘县卞路口公社党委书记孙登祥同志,被提拔为周口地区林业局副局长。消息传开,人们纷纷议论:“栽富”书记当林业局长,真是合格合材合人心。
早在1965年,老孙在北郊公社大吴庄三队蹲点,亲眼看到社员群众缺钱、缺柴烧。他就琢磨着怎样解决群众的这些困难。一天,他看到焦裕禄在兰考栽泡桐的经验,很受启发。于是,孙登祥带领大吴庄三队社员,从一百多里外买来桐根,搞了50亩苗圃。第二年,除本队自栽二千多棵外,卖桐苗收入2.5万元。
从那时起,老孙认准了植树致富的路子,在他的心目中,“树”和“富”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栽树就是“栽富”,成了他的口头禅。“栽富”书记这个称号就在全县传开了。
正当孙登祥和大吴庄群众满怀信心地“栽富”治穷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错误路线忠实执行者”的大帽子扣了下来。可是,老孙并不灰心,他同队干部说:“地里不让栽树,让它们跟咱学,也来个‘靠边站’吧!”不久,这个队的坑边、路边、渠边都密密麻麻地栽上了树。
十年动乱期间,老孙先后被调动五次,每到一处,他就和群众一起给那里的大地披上绿装。虽然受到无休无止的批判,但丝毫没有动摇孙登祥栽树致富的决心。
1975年,孙登祥到卞路口公社担任党委书记。这里是一个由3个公社边缘组成的新公社,是全县有名的穷地方。老孙上任的第一天,就来到植树造林比较好的高滩生产队。这个队顶着逆风,栽下了1万多棵桐树,每年林业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老孙抱抱这棵,搂搂那棵,可高兴啦!他建议党委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到会干部看着棵棵粗大的桐树,掰着手指算经济帐,深受启发。经过几个冬春,全公社累计植树56万棵,农桐间作面积3万亩。过去的秃路秃庄,如今到处是林荫夹道,绿树掩映,一派生机。
孙登祥栽树爱树,公社的每一棵树,都连着老孙的心。为防止损坏林木,他和党委同志一起制订了严格的管护措施:干部带头实行责任制,公社党委委员分点包干,大队干部包片,生产队干部包段,在谁的点、片、段里出现毁林现象,由谁负责;制订护林公约,对乱砍乱伐林木者,一定追究责任,按规定罚款。孙登祥带头住进护林庵,不管是寒风呼啸的雪夜,或者盛夏酷暑的黄昏,老孙经常在护林庵里和护林员“打通腿”,拉家常。几年来,他在9个大队、13个护林庵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夜晚。由于孙登祥带头爱树、护树,全社干部群众逐渐养成爱树光荣、毁树可耻的新风尚,毁树事件基本杜绝。
孙登祥还积极学习、钻研植树技术。平时,他处处留心哪些树种生长快、木质好,哪些树适宜什么土质,并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每次去县开会,他总爱到林业局去和技术员拉一拉,临走,还要带上一叠子林业技术资料。老孙还拜崔楼大队林业技术员崔传贤为师,学会了杨树嫁接,苹果剪枝、治虫,泡桐育苗等技术。为实现桐苗一年出圃,他和公社林业干部高连军多次找有经验的老农座谈,根据红薯火炕育苗的原理,试验成功桐根火炕催芽育苗,大大提前了桐苗的速生期,使全社50%以上的桐苗达到当年育苗当年出圃。
目前,卞路口公社大部分桐林已经成材。林业干部高连军算了一笔帐:“到年底,全社桐树可达60万棵,平均每棵按15元计算,价值900万元;十年后,每棵按80元计算,可收入现金四千多万元,全社人均1,000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啊!可是,老孙却想得更多一些。他说:你们的帐只算的是林副产品,把树的生物效能给忘掉啦!植树绿化了大地,促进了生态平衡,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全公社粮食产量每年都增加几百万斤,棉花产量提高了近1倍,逐渐富起来了,咱们办的是致富的“绿色工厂”呢!
孙冠德 李同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