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太湖之滨的无锡县保建大队从本地情况出发 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责任制群众满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2
第2版()
专栏:

太湖之滨的无锡县保建大队从本地情况出发
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责任制群众满意
本报讯 通讯员陈君毅、记者毛荣方报道:江苏省无锡县保建大队,从本地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实际出发,在大队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核算的条件下,坚持实行专业分工、联产到组、定额到人的生产责任制,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了社员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保建大队是江南太湖之滨生产条件比较好的大队之一。这里农田集中连片,耕作精细,除拔秧、栽插、部分田间运输等少数农活外,大部分实现了机械化。这个大队实行以大队为核算单位,他们根据劳动力的强弱和技术专长,按农副工三业进行了分工。从事农业的,耕作队下面有作业组,每组约十四、五个劳动力。大队对耕作队实行“四定一奖赔”(即定劳力、定产量、定农本、定工分,超产奖、减产赔),耕作队再将任务分到作业组,以组计算报酬。作业组则对社员采取小段包工、定额管理的办法。为了解决过去搞定额管理过程中曾经出现的少数社员不顾农活质量的问题,他们事先对每项主要农活都定出完成的时间和质量标准。作业过程中,加强检查验收,违章的扣工或返工。
目前,保建大队的干部群众,对这种生产责任制都比较满意,他们认为有这样几点好处:
一、能比较充分地发挥农业机械的效益。去年秋忙季节,大队集中收割机、拖拉机和播种机,按庄稼成熟的先后,统一调度,昼夜作业,保证了全大队的水稻及时收割登场;一千五百多亩三麦,也比往年提前十天种完。麦子种下后,又遇上天气干旱,大队立即用泥浆泵普施一次水粪,保证了麦子出苗整齐,生长平衡。加上后期管理精细,尽管今年灾害严重,全县麦子普遍减产,这个大队的总产却比历史最高产量的去年增加了一万七千多斤。
二、作业组集体经营,适合科学种田的需要,使这个大队的选种、播种、育秧、施肥、治虫、管水等技术性农活,能够安排农技员统一负责。这样做效果较好,几年来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药害、肥害,病虫害也很少发生。
三、有利于劳动力的统一调配,促进了集体工副业的发展。各耕作队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努力挖掘劳动潜力,发展工副业生产。去年,第八耕作队从作业组抽出三人种蘑菇,搞运输,增收三千元。今年,队队都搞起了副业,第六耕作队单河蚌育珠一项,预计可收入一万六千多元,每人增收四十元。
近年来,这里的干部和群众联系实际讨论过外地一些社队联产、包产的形式,他们认为应当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采用有利于发展生产和巩固集体经济的办法。在保建大队,实行专业分工、联产到组、定额到人的生产责任制,适合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是因为,保建大队集体经济比较巩固,群众具有多年搞小段包工、定额管理的习惯,干部的经营管理水平比较高。另外,这个大队基本上是稻麦两种作物,个人负责的田间管理部分比较简单。多年来,从耕种到治虫、灌溉、收割等项主要农活,又大部分是由农技员专门负责,或者是在农技员指导下集体统一经营的,如果改由个人分散经营,就会削弱科学种田的工作,难以保证高产稳产。
保建大队在坚持实行这种责任制的同时,也看到它本身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对各项农活的报酬怎样尽量定得合理,农活的质量如何得到真正保证等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为此,每年年终,大队党支部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发动群众进行总结,力求使这种责任制更好地适应生产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