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河滩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2
第8版()
专栏:晨光短笛

河滩路
周渺
假期回乡,在县城换乘上长途汽车,我不由想起下车后那15里地的河滩路,委实有点发怵呢!
那是怎样一条路啊!莽莽一川黄沙,滚滚满地乱石,仿佛一条怪龙巨蟒,蜷曲着盘踞在山谷。走起来,步步沙窝,一蹬一陷;遇到水就要一蹦一跳,踩着石头过。就这样,清早离家,一直不歇脚,正午才能走到沟口小镇。儿时,我便熟悉了这样的民谣:
“王盘镇,芦草湾,
十五里地走半天!”
童年,我常常做这样一个梦:山里修了平坦坦的路,大马驾着胶皮轱辘车,在路上飞跑……我把梦说给爷爷听,爷爷呵呵一笑说:“做梦心里想啊!咱们山里自古不修路!”
不料,在我开始读中学那年,这梦却差一点实现。那时,公社新调来一位崔书记,高高的个子,脸上总是乐呵呵的。他翻山越岭挨村宣传修路。谁知刚刚点起人们心头的火,却遇上“文化大革命”,他丢官罢职,被贬到西山嘴干校抬石头去了。
这样,直到我去外地上学,还是爷爷背上背篓,沿着世世代代走过来的这条河滩路,把我送到王盘镇……
如今,我又回到家乡的小镇,爷爷已经在站口等我。他黑红的脸,短短的白胡子,精神很是旺盛;那衣着打扮,也是过上舒心日子的模样。他眯着眼,仔细打量了我一阵,才兴奋地说,他是搭喜妮开的拖拉机来的,等她在镇上装罢货,我们就可以坐车回家。
我十分诧异了。爷爷仰着头,笑绽了满脸皱纹说:“信上没有告诉你,咱这山沟沟也修上公路啦!”
喜妮开着拖拉机来了。那原来的河滩上,一侧成了淙淙流水的河床,一侧是料石铺砌、水泥灌浆的公路。
一路上,爷爷和喜妮争着告诉我,当年的老崔又回来了,路是他领着大伙修的。开初,也有人说:“山中自古不修路,祖祖辈辈不是都走过来了?”老崔就背上背篓,跟人们一起到镇上背化肥、背水泥。一路背,一路算,先算背一吨化肥要花多少工,又算没有路有多少山货运不出去,……算着,说着,一下子人们开了窍。
接着,他们便说起修了公路的变化。爷爷掐着指头算着,几个大队买了拖拉机,多少家置了小推车……正说着,一帮姑娘、小伙子,个个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载着一路笑声,迎面飞驰而来,纷纷跟爷爷和喜妮打招呼。喜妮对我说:这都是果树专业队的技术员,是到镇上的科技站上课的。
说着,喜妮忍不住笑起来:“公路这才修了多少工夫,人们又编了新歌:
‘王盘镇,芦草湾,
十五里地一支烟!’”
爷爷扬声大笑,喜妮笑得更响。两代人开怀的笑声,在山山岭岭回荡。
在亲人的笑声中,我忆起童年的梦境,又想到家乡的明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