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购销鲜活商品不可放松计划指导——万县地区柑桔大量霉烂的教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3
第2版()
专栏:

购销鲜活商品不可放松计划指导
——万县地区柑桔大量霉烂的教训
11月底,我们刚踏上四川万县市码头,浓烈的桔香味,夹杂着霉烂味和类似酒精的发酵味扑鼻而来。从竹筐的一个个孔眼里,还能看到个儿很大的红桔和广柑,不少长了绿毛。干鲜果品公司雇了一百多个临时工在挑拣,但烂桔实在太多,哪能忙得过来!行署的一位负责人说,万县地区今年柑桔产量4万吨,已采下的一大半,估计要烂十分之一。有的一个县就烂了二十多万斤。在码头上积压的估计也要烂掉五、六万斤。从北方来的人看到这种场面,不胜惋惜!
有的同志说,今年经营桔子有几个“想不到”:一是去年桔子是大年,全专区产桔3.5万吨,今年按说是小年,“想不到”还能增产;二是长江截流后,“想不到”运输困难这么多;三是“想不到”今年社队不按柑桔成熟规律分期分批采摘,而是提前大批采下,再加只从重庆一条渠道运出,造成大批积压……。这几个“想不到”,其实完全是应该“想得到”的,如应该估计到新栽的大批桔树开始挂果;长江截流早有通知,鲜活商品哪能只安排一条运输渠道,实际上只要想些办法,完全可以有多条渠道。
至于社队为什么要提前突击采摘柑桔呢?问题主要出在国营商业的计划指导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议价失去控制,这是柑桔大批霉烂诸种复杂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今年在成都和万县都开过物资交流会。会上,外省代表以高于国家收购牌价一倍甚至两倍多的价钱订购大批柑桔期货。万县地区供销部门本来就对今年柑桔产量估计过低,面临这种形势,怕完不成收购计划,自己也乱了阵脚,柑桔一下来,纷纷投入抢购,自己也突破了议价规定的幅度。于是乎,柑桔分批分期采摘的惯例被打破了。可以说,那一阵子,万县地区的柑桔购销基本处于自流状态,价格上也乱了套。本来,据行家讲,桔子挂在树上,一万个只烂一果;摘到地下,一万果要烂20果,更不必说迟迟运不出去了。待到柑桔一烂,外地采购员纷纷离去,国家为了照顾社员利益,只好包下来。柑桔收购站去年盈利二、三百万元,今年估计反而要亏损200万元。许多公社的桔子堆在地头就烂了。经营的同志受累又挨骂。消费者也吃不到便宜的桔子。去年武汉的川桔3角一斤,今年要6角一斤。
万县地区有关领导和商业部门的同志在谈到这次烂桔的教训时说:当前在放宽政策、活跃市场经济的时候,国营商业对二类紧俏鲜活商品的购销不能放松计划指导。收购价格固然要订得合理,但议价部分一定要严格控制价格升降的幅度,不得任意哄抬。订购合同要负经济责任,不能随意取消。对二类紧俏商品,商业供销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有责任进行指导和干预。这些话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教训正在使人聪明起来。万县地区财贸部门正在加强计划指导,对还未下树的柑桔,要求社队暂停采摘,俟积压情况缓和后,再按过去行之有效的办法分期分批采摘。地区行署已经及时采取措施,开辟了多条运输渠道。 本报记者 计泓赓 周建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