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深受工人欢迎的厂长——薛培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4
第1版()
专栏:实干家

深受工人欢迎的厂长——薛培华
生产一向比较落后的湖北省随州棉纺织厂,从去年7月到今年7月这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一年全厂实现的利润比上一年增长了4倍多;纱、布产量接近翻了一番。工人称赞说:“是薛厂长带领我们把厂盘活了。”
薛厂长名叫薛培华,原是上海国棉20厂由工人技师提拔起来的副厂长。十年前,支援湖北化纤厂的建设,他来到山沟里工作。去年7月,上级为了改变随州棉纺织厂的后进面貌,调他到这个厂担任厂长。他一上任便一头扎到车间,同工人滚在一起,直接倾听工人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薛培华经过一个月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同厂里其他领导同志反复交换看法之后,认为,棉纱单产低是随棉前进的一只“拦路虎”。突破了这个问题,就可振奋士气,盘活全厂。于是,他带了几名技术干部到细纱车间蹲点,从设备、运转、管理等各方面调查研究影响提高棉纱单产的原因,会同车间党支部共同制定出了28条提高单产的技术措施,并且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首先调整了车间领导班子,提拔了一名年富力强的技术员担任车间领导职务。接着实行了保全、检修、运转三位一体的“连环保”形式,一环紧扣一环,项项抓落实。薛培华还同车间领导研究,把奖金改成百分数计奖,指标完成者奖,完不成者罚,奖惩兑现,不讲情面。由于采取了这些有效措施,很快就把工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只用了一个多月的工夫,千锭小时棉纱产量便由35公斤上升到38公斤,第一次跨进了部颁一档水平。以后,一直稳定在39公斤左右的水平上。
初战胜利,全厂振奋。薛培华便不失时机地把大家的积极性引导到改变产品结构、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上来。
这个厂有60台1515型—56宽幅织机。前几年大部分闲着,只有几台时开时停,因为产品质量不好,销路也不佳。薛培华决心发动大家把这批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为此,他到随州城里一家小厂去学习。回厂后便同大家商量,重新调整了开台计划,组织了均衡的生产秩序,将机器全部开动起来,并且从前到后道道工序严格把住质量关,终于生产出了21S/2×2出口服装细帆布。现在这个厂已有9种新产品在国外市场销售。
本报通讯员 黎法随
本报记者 孙玉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