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圣诞快乐”不属于他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5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圣诞快乐”不属于他们
新华社记者 吴晋
1980年的圣诞节(12月25日)到了,这是西方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见面总是互祝“圣诞快乐!”家人要团聚,父母要给子女们添置新衣、买玩具,亲友之间要互送礼品。因此,12月份照例是这里一年中最好的销售季节。这些天来,商店橱窗装饰一新,商品琳琅满目,小的如奇妙的儿童电子玩具,大的如豪华汽车,几十元一条的领带,几百元一双的皮鞋,几千元一件的皮大衣,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个的名贵金表或珠宝首饰,应有尽有。报纸上充斥着节日“大减价”的广告,电视里,推销商们声嘶力竭地向观众介绍着五光十色的商品……
但是,今年的旺季似乎并不很旺。各大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的顾客倒是不少,然而人们花钱都很谨慎。一些商家对销售情况表示失望,这并不出人意外。因为,又一年的两位数字的通货膨胀率使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据不久前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从去年第三季度末到今年第三季度末,私人企业职工的名义工资增加了9.4%,而同期的消费物价却上涨了12.7%,这就意味着实际收入下降3.3%。另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1970年到1980年的十年中,美元的实际购买力降低了一半以上。
影响实际购买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各种捐税急剧增加,过去十年间一个典型美国家庭要缴纳的联邦所得税增加了110%,社会保险税增加了227%。人们对明年的经济前景也普遍表示悲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不捏紧钱袋,更不敢轻易举债。
如果说在职职工还只是感到手头越来越紧,不敢象过去那样随便花钱的话,两千多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更是同节日的欢乐无缘。他们当中包括约800万领失业补贴的失业工人,三百多万靠养老金为生的贫苦老人,以及由于病残或缺乏一技之长而找不到工作的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区人口不过64万,就有17万人靠从福利机构领“食品券”解决吃饭问题,有数以千计的人没有住房。是华盛顿的住房不够吗?不是。市内、城郊的住宅区到处可以看到住房出租或出售的牌子。问题在于,这些人付不起房租。
12月15日的《华盛顿邮报》上报道了这样一个悲惨的例子:一个名叫阿伦·鲁滨逊的29岁的黑人妇女,同丈夫分居后,一个人领着6个孩子,靠每月543美元的救济金过活。今年2月因付不起房租被房东驱逐出来。她被迫把4个年岁较大的男孩子托给她的姨妈抚养,每月抚养费为350美元。她自己则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靠着剩下的193美元过活。10个月来,她们母女3人就一直是在她的穷朋友家的地下室睡地板过夜。华盛顿市长巴里无可奈何地承认,在美国首都确实存在一个“美国的不可接触者阶层”,他们是一些“被遗忘了的人”。
美国确实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平均每人每年收入约为一万美元;但是,这里确实也有不少穷人,而且有的情况还很惨,有的美国人把这称之为“另一个美国”。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