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一些部门和单位在京建设项目过多——再谈首都基本建设战线为什么越压缩越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6
第3版()
专栏:采访札记

一些部门和单位在京建设项目过多
——再谈首都基本建设战线为什么越压缩越长
《人民日报》11月20日发表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札记《首都基本建设战线为什么越压缩越长?》的报道以后,一些同志向记者反映,首都基本建设战线之所以越压缩越长,除地方自筹和企业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技术措施建设项目增多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许多部门和单位在北京建设的项目过多。
据了解,今年同1978年相比,中央部门在北京的基本建设投资从11亿元增加到17亿元,增长54.5%;北京市的基本建设投资从13.7亿元增加到14.7 亿元,增长7.3%。在今年北京地区的基本建设总投资中,属于中央单位的占53%。据有关部门初步调查,中央一些单位明年要求在北京开工兴建的各种房屋面积达857万平方米,加上今年的未完工程,共有1,800多万平方米。
中央单位在北京地区的基本建设不仅任务重,而且规模大、标准高、要求急的建设项目多。据统计,北京地区今年共有60多个大中型建设项目,其中属于中央单位的就有50多个,而且有十多个是消耗能源多、运输量大的重工业项目。全市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项目和高标准的建设项目有44个,其中40个是中央单位的。这些大型的高标准的建设项目,有不少是从国外引进设备或是利用外资建设的,工期要求都很急。
中央单位在北京的基本建设项目,有许多是住宅和文教、卫生、科研、外事工作等方面需用的工程,但是,也确有不少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项目。例如,中央有好几个部门都在北京建设从国外进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还有不少单位从国外进口大中型电子计算机建设计算中心或计算站。有一个工业部门仅一墙之隔的两个科研单位,竟各自建设一个大型计算站。中央有26个单位要求明年在北京建设印刷厂,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另外,中央各部、委、总局今明两年要求建设的办公楼共有58万平方米,在我国当前经济比较困难、国家机关的机构有待调整和精简的情况下,要不要花几亿元的投资,建设这么多的办公楼值得研究。因此,要压缩首都的基本建设战线,除了北京市继续努力外,还需要中央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的同志建议:
根据中央书记处对北京市工作方针提出的四条建议,要严格控制首都的人口和城市规模。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和国务院首都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对中央和解放军各单位在北京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凡是能够在外地建设的就不要在北京建设,对于确实需要在北京建设的工程,也要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进行,不能齐头并进。
他们还建议,中央各部门应当带头纠正由于部门所有制造成的重复建设现象,要打破中央和地方、军工与民用、部门与部门的界限,按专业化协作原则,统一规划建设。例如,中央一些单位要求在北京新建和扩建的印刷厂竟有几十个,是否有此必要值得考虑。应当集中投资改造现有的中、小印刷厂为各单位服务;即使需要建设新厂,也应联合建设。鉴于目前首都的城市建设欠帐很多,今后几年内首都的基本建设重点应当放在住宅、市政设施等方面,对于工业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控制,大力压缩。
新华社记者 夏俊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