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一个月当一天老百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7
第3版()
专栏:杂谈

“一个月当一天老百姓”
马国征
“一个月当一天老百姓”,这是群众向一些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这确是个好建议。一个月中,只要抽出一天时间去乘一趟公共汽车,到菜场去买点菜,到职工食堂吃上一顿普通饭,到商店里去看看供应和服务情况……如果可能,到职工集体宿舍去睡上一晚,对身负重任、公务繁冗的领导干部来说,不为苛求,对他们了解群众疾苦大有好处。
“做一天老百姓”,有利于领导同志克服封建残余思想,消除等级观念。譬如,进职工食堂,同样排队买饭菜;乘公共汽车,同样挤着站着;住职工宿舍,同工人促膝谈心,嘘寒问暖……。群众因为领导干部到他们当中来了,就会感到十分亲切,无拘无束,心里话一个劲地讲,批评、建议和盘托出,就会出现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思想相通、休戚与共的融洽气氛。
“做一天老百姓”,不仅可以帮助领导干部克服官僚主义,体察民情,及时发现人民生活中的矛盾和困难,增加解决问题的迫切感和责任感,集中群众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可以促进领导干部严格要求自己,按《准则》办事,避免特殊化,与人民同甘共苦。
唐朝诗人韦应物曾有这样的名句:“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一个封建时代的刺史,面对他所管辖范围内的老百姓,有因衣食不周而外流的现象,便感到愧疚,觉得拿了“俸钱”不好受。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领导干部,毫无疑问应该比韦应物的精神境界高尚多少倍,不仅要考虑“俸钱”拿得是否心安理得,更要始终不忘我们干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的领导同志更应以鞠躬尽瘁的精神为人民多办事、办好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