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新兴的工业城市斯基克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27
第7版()
专栏:阿尔及利亚通讯

新兴的工业城市斯基克达
本报记者 柯月霖 张启常
在阿尔及利亚的几个大城市中,斯基克达并不出类拔萃,然而,这是独立后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
在斯基克达街头漫步,只见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熙熙攘攘。那逶迤的海岸,象巨人伸开双臂,把湛蓝的一湾海水拥抱于怀中。波涛拍岸,被岩石弹到空中的浪花,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宛如颗颗珍珠。载着各种商品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等产品的轮船,繁忙地出入于港口,不时发出“呜——”“呜——”的汽笛声。斯基克达,真是一个美丽而又繁荣的城市。
然而,谁会想到,当年的斯基克达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呢?在市政府工作的阿尔及利亚朋友们告诉记者,独立前,这里只有一个旧港,它只为贸易和旅游服务。没有现代工业,农业也只是出产些蔬菜、葡萄、桔子等。
独立后,特别是自1965年以来,由于石油工业的发展,使这个原来极其落后的小城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现在,除了有天然气和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外,还有砖瓦厂、大理石厂等企业。我们在阿尔及利亚朋友陪同下,参观了天然气和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只见高耸入云的银色炼油塔和一座座巨大的储油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气魄雄伟。这个联合企业规模很大,占地1,600公顷,包括油(气)管终点站、炼油厂、塑料厂、天然气和石油气液化厂以及发电厂等,1970年以来陆续投产,一条直径40英寸的天然气管道把南部沙漠地区的哈西鲁迈勒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这里,进行液化后大部分出口,每年约出口100亿立方米。另一条直径34英寸的油管,把南部沙漠地区的哈西梅萨乌德的原油输送过来,通过这里的炼油厂进行提炼。年炼油能力达1,500万吨。整个联合企业有生产人员近5,000人。此外,还有一支数量达5,000至7,000名正在从事扩建工作的基本建设队伍。
由于石油化工工业以及其它基础工业的迅速发展,原有的港口虽然利用率已超过设计能力的一倍,但仍不敷应用。目前,政府正在着手进行港口扩建工程,以便使125,000吨级的甲烷船能够停靠,估计整个扩建工程需投资73.5亿第纳尔。
此外,政府还在邻近联合企业的海边着手建设斯基克达新港。记者在新港参观,只见一个个巨大的起重机正在繁忙地工作着。现在,全部工程已完成80%,其中包括三个原油与精炼油的装油泊位和两个每小时可装6,000至10,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装气泊位。新港全部建成后,可停靠10万吨级的巨轮。
在石油化工等工业迅速发展的带动下,斯基克达市的人口已从独立前的8.6万人猛增为15.6万人。教育、卫生事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独立后,该市建立了一所师范学校。现在,中、小学学生入学人数已为独立初期的五倍。全省医院和医生人数也有很大增加,一所医士专科学校也于独立后建立,1979年1月1日前,全省平均每7,430人有一名医生,而到1979年11月,已达到平均每4,589人有一名医生。近年来,斯基克达市兴建了不少新的居民住宅,但仍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因此,1981年底前,将再建5,428套住宅。
为了进一步建设斯基克达,阿尔及利亚朋友告诉记者,在新的5年计划中,这里还将建设一所大学,一座污水处理厂(污水经处理后再排入地中海),一座垃圾处理厂(经处理后的垃圾可变为肥料)。为了减轻交通的压力,还将增建一个汽车总站。当然,斯基克达市的建设重点仍然是天然气和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据阿尔及利亚朋友介绍,随着扩建工程的进展,今后石油化工产品的品种与数量将会有很大增加。因此,到1985年,这个企业的职工将增加4万人,该企业将成为世界天然气和石油化工工业的最大中心之一。(附图片)
正在扩建中的斯基克达老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