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抓不抓科学技术大不一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0-12-30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抓不抓科学技术大不一样
在辽宁省科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对比故事:大连染料厂和大连油脂化学厂的人数和产值的比例,1967年以前都是3∶2,但是从1967年到1977年10年间,虽然人数还是那个比例,而产值却逐渐接近,后来油化厂还超过了染料厂,并且越超越远。
在50年代,这两个厂都办起了研究所,生产都有起色。然而进入浩劫之年以后,染料厂研究所被解散了,科研人员被赶下了车间,有的还被下放到农村。1972年,他们着手重建研究所,但是经过“反击右倾翻案风”等反复折腾,元气大伤。该厂产值连续10年徘徊在八千万元上下。直至粉碎“四人帮”以后,研究所才得到了新生,生产开始发展。
而油化厂的情况就不同了。在那浩劫之年,广大干部、科技人员和工人群众团结起来,保护了研究所。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运动”和上级检查,他们按厂内各车间的排列次序,把研究所改名为“三○八车间”。这样,油化厂的科学研究一直没有中断,生产在风浪中仍然得到发展。打倒“四人帮”以后,“三○八车间”又重新挂上了研究所的牌子。二十多年来,这个所共完成60多个科研项目,其中比较重大的成果有24项,18项已应用于生产。在连续20年中,全厂的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49%,1976年突破一亿元大关。积累平均每年增长23.87%。
参加辽宁省科委会议的人们议论这两家工厂的变迁,无不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又说,真正把科学技术当作生产力来抓,却很不容易。十年浩劫中,要坚持搞科研,就得不怕风险;当前,要抓好科研,也得不怕困难。与会者希望那些至今依然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当作口号来喊的企业领导人,尽快拿出实际行动来。
本报记者 王溪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