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县委书记和残废青年——刘庆福关心农村青年李强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02
第4版()
专栏:通讯

县委书记和残废青年
——刘庆福关心农村青年李强的事迹
去年12月17日下午,中共黑龙江省虎林县委书记刘庆福踏着皑皑白雪,来到虎头公社飞机场大队。他刚推开一户普通社员家的篱笆门,一个拄着双拐的农村青年和他的父母,亲亲热热地把他让进屋里。县委书记专程从百里之外的县城来看望一个身患残疾的农村青年,使这一家人深受感动。
这个残废青年叫李强,今年27岁,童年时因患小儿麻痹留下两腿残废的后遗症。他曾为自己不能给家庭、给社会创造财富而苦恼过,甚至产生过活下去没有意思的念头。但是,他也觉得那样做太对不起党的培养和父母的抚育。1978年严冬的一天,他找到县委信访办公室,请求党组织给他以生活出路。他想到城镇企业单位去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很同情他,但解决具体问题又有困难,就打电话向县委书记刘庆福作了汇报。
刘庆福热情地接待了这位青年,同他推心置腹地谈了一个下午。县委书记鼓励他以革命前辈为榜样,战胜残疾带来的困难,坚强地生活下去;同时又实事求是地告诉他,现在国家有困难,城镇企事业单位很难安排一个残废的农村青年就业;即使安排在城镇工作,远离家庭,生活又不能完全自理,困难肯定会更大。他建议李强在发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副业上找出路,比如养兔、养蜂。还鼓励他争取将来成为一个方面的行家。
当李强要走时,刘庆福还特意给他所在大队党支部书记写了信,要求党组织从各方面关心这个青年,为他发展家庭副业提供方便条件。
回到生产队,李强受到社队党组织的关怀和具体帮助。他家原有一箱蜂,公社又给他送来一箱蜂,公社书记鼓励他以这两箱蜂为基础,把家庭养蜂业发展起来。
李强克服病残带来的种种困难,顽强地开始了新的生活。1979年,当椴树开花季节,他带上蜂箱随同其他养蜂的社员进山追花采蜜。一个下肢残废靠双拐支撑行动的青年,上山放蜂采蜜遇到的困难是可以想见的。但是,他没有惧怕,没有退却,在同伴们的帮助照料下,他在山里坚持了整个采蜜期。到冬天蜜蜂入窖时,李强的蜜蜂由两箱发展到8箱。
刘庆福心里总是惦着李强的事,他除嘱咐虎头公社负责同志去看望以外,自己还利用到虎头公社检查工作的机会,到李强家里,了解他的思想状况,叮咛他不要泄气,克服困难,把蜂养好。这次,县委书记是第二次登门了。他们一见面,就象朋友那样毫无拘束地交谈起来。
李强高兴地告诉刘庆福,1980年当地蜜源植物开花不旺,是“小年”,可是由于队里种了20来亩芥茉,开辟了新蜜源,他没用进山,就向国家交售了一千多斤蜂蜜,收入一千多元。除去买搅蜜机和巢础,纯盈利八百多元,现在越冬的蜂子已有20箱了。看着青年人那自豪幸福的神情,刘庆福也象吃了蜂蜜一样,心里甜滋滋的。
李强家共有九口人,三个人在队里参加集体生产,一年收入1,200元;哥哥当教师,一年收入五百来元。而李强一人就收入八百多元。
李强的父亲说:“我家过去是队里的贫困户,从1970年起欠债,最多时达一千八百多元。这几年逐渐还清,1980年一下子就还了九百多元,多亏了李强养蜂。”
李强的母亲告诉县委书记,自从李强养蜂以后,全大队28户社员中已有14户先后养起了23箱蜂。老人自豪地说:“社员们遇到难题,有时还来问俺孩子呢!”
“噢,那你可真快要成为养蜂行家啦!”刘庆福笑着拍拍李强的肩膀。李强不好意思,拄上双拐到另一个屋去。他拿来几本书刊给书记看,其中有《养蜂手册》、《实用养蜂》、《蜜蜂的视觉、味觉、嗅觉和语言》,他还订了一份《中国养蜂》杂志。
接着,刘庆福又同他们一起讨论今后怎么进一步发展家庭养蜂的问题,建议他们放开手脚,多养一点,并引进优良蜂种,改进饲养技术,逐渐向养蜂专业户发展。
时近冬至,白昼渐短。下午三点多钟,乌苏里江边太阳就偏西了。刘庆福走出这个普通农户的柴门,那个拄着双拐的农村青年依在门口恋恋不舍地向他招手。
新华社记者 牟维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