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地方科研机构需要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06
第3版()
专栏:工作研究

地方科研机构需要调整
我国地方科研机构的设置,目前存在不少问题,特别严重的是,机构重叠,任务重复,有些项目浪费很多人力、物力,而有些项目却没有人去搞。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以湖南省为例。全省486个独立的科研机构中,农业、林业、农机方面的科研机构就有375个,占77.2%。这些研究所几乎每个地区、每个县都有,其研究任务亦基本相同。尤其是农科所,不论地方大小,也不管是湖区、山区、或丘陵区,一律均匀分布,研究对象大部分是水稻,任务大都是品种选育、栽培、植保、新技术推广等。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纺织、外贸、商业、粮食、供销六个行业,只有24个研究所。能体现湖南地方特色、促进湖南优势发展的科研机构为数甚少,有些甚至是空白。
我国科技人员很少,湖南省也较为突出。全省科研机构的数目,约占全国总数的十三分之一,而全省科研人员的人数,却只占全国科研人员总数的三十三分之一。据统计,在这里,研究人员不到十人的研究所有146个,只有一人的有63个,竟然有19个研究所连一个研究人员都没有。因此,大部分研究所长年不出成果,或者很少出成果,而科研费用照常发给;有些研究所,实际上成为一个生产单位,没有搞科研。
如何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到科研工作的刀口上,使科研机构不断提供新的科研成果,这是调整地方科研机构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要根据有明确的方向任务、有一批科研骨干、有必要的科学实验手段和场所、有开展经常工作的经费来源等几个条件来衡量一个研究所,具备上述条件,能发挥其优势的,就优先给予支持,使之逐步成为全省或部门的骨干科研机构;不具备这些条件,长期不出成果,不出人才,近期又难以解决的,应撤销或合并。县以下农科所,除个别条件较好、力量较强或办得有特色的保留外,其他的可以改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与技术推广机构合并。这样,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中到地(市)以上的研究机构中去。
这样,现有的科研机构的布局就需要调整。过去,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忽视多种经营。湘西、湘南是“八山半水分半田”,山上有丰富的森林、果木资源,过去没人研究,有人说是“端着金饭碗去讨饭”。湖南号称“鱼米之乡”,几百里洞庭水域辽阔,水生生物繁茂,鱼类资源丰富。但是,盲目围湖造田,加剧了湖泊萎缩,造成鱼类资源日趋枯竭。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适当设立一些研究所进行研究。
通过调整,要逐步建立一批有特色的科研处。就一个省、一个地区来说,不必要求各类研究所都齐全;就一个研究所说,也不必要求研究的方面太多,要走专业化协作方向。有一些,还可建立单项研究所。湖南的油菜、油桐、皮革生产在全国占优势。但这方面的科研很薄弱,一些生产技术难关未能突破。例如,湖南的茶叶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产量居全国第二,而质量却是倒数第二。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开展有关的研究。在这方面也有好的例子。又如,湘西桑植县盛产娃娃鱼,该县就专设了一个娃娃鱼研究所;洞庭湖区的汉寿县,就设立了一个特种水产研究所,专攻甲鱼的人工繁殖、饲养,并探索速生方法。
新华社通讯员 胡天锦
新华社记者 刘诗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