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关于“朦胧诗”的争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07
第5版()
专栏:文艺动态

关于“朦胧诗”的争鸣
最近,在昆明举行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些同志就“朦胧诗”的问题展开了争鸣。现将几位同志的意见摘要如下:
丁力认为:晦涩是诗的
也是文学的癌症
一、古今中外,都把朦胧视为一种艺术风格。即便是比较朦胧的诗,只要有诗意,有思想内容,也不失为饶有兴味的篇什。但若“很朦胧”,那就近乎晦涩,而“让人不懂”的诗,就更是有意晦涩了。晦涩是诗的也是文学的癌症。晦涩是破坏诗的艺术性,破坏诗的社会功能和艺术效果的。然而,有的同志却把这种晦涩难懂的“古怪诗”称颂为“新的崛起”。这种诗论极力鼓吹和纵容晦涩诗风,只会使缺乏阅历而又热情、有一定才华的青年作者越走越远。
诗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应该是讨论问题的共同出发点。使人读得懂和读不懂,不但是衡量诗的标准之一,而且是衡量一个诗人是不是人民诗人的标准之一。那种“很朦胧”和“让人不懂”的晦涩诗是没有谜底的谜。“让人不懂”的,因而也就不能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所接受、所欣赏的诗,是不好的诗或根本不是诗。
二、有的同志认为“古怪诗”“是‘背离’诗歌传统的迹象”,而“传统的东西,往往是凝固的、不变的、僵死的,同时又是与外界隔绝而自足自立的。”这种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传统是发展的、变化的,并且不断吸收外民族和外国好的影响的。我们主张继承的是诗歌的民族优良传统,是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人民性的战斗性传统。我们的继承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创造。
诚然,借鉴和吸收外国诗歌有益的艺术表现方式是必要的,但“古怪诗”吸收的是专搞象征法、暗示法、隐喻法、愚想法、串珠法等东西,以晦涩难懂为其总特征。它把“表现我”的个人内心世界包裹起来,追求多层折射,专门捕捉一瞬间的幻觉,一闪念的想象,一忽儿的感受,一点飘忽渺茫的意念。其结果便是诗的形象模糊不清,意境支离破碎。这种表现了所谓主题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与“无限深情地唱出亿万人民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心声”,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
方冰认为:朦胧诗决不是
中国新诗发展的前途
对“朦胧诗”要加以区别:有的并不太朦胧,只是写得曲折一些,只要多想一想就知道诗的含义;有的朦胧得厉害些,经过苦思苦想,才能猜到作者一点意图,还不知道猜得对不对;有的则怎么读也猜不透作者写的是什么,如堕五里雾中。其实,朦胧诗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外国早就有了,中国也早就输入了,它不过借着现在中国新的历史机缘又重新生长起来罢了。当然和过去比会有新的特点。
值得研究的是,朦胧诗的兴起,为什么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为什么写朦胧诗、喜爱朦胧诗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我认为,这些年轻人没有经过严酷的革命斗争的锻炼,一遇到难堪的现实,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怀疑了,迷惑了,甚至失望了,眼睛看不清了。他们要寻求、要探索是很好的,但他们又看不清前途究竟怎么样,于是便朦胧起来,写出的诗便是朦胧诗。朦胧诗并不只是语言形式的朦拢,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朦胧,内容上的朦胧。朦胧诗决不是中国新诗发展的前途。因为它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我们的诗歌总要鼓舞大家前进。或者是使群众爱好它,得到美的享受,为中国的现代化尽一份力。
谢冕认为:朦胧美
是一种规律性现象
1980年是新诗发生重大变革的转折期,这种形势,用两个字概括,就是“乱”和“怪”。乱,就是乱糟糟,旧日的规范已经不能约束它,诗歌失去了统一的理论准绳,从诗歌队伍的组成,诗的内容和艺术,都出现了一系列纷陈驳杂的现象……;怪,就是超出常规的“古怪”诗的出现,这主要是一些青年人的作品,他们无视“传统”,蔑视“权威”,不拘一格地自由创造,造出了使某些人感到气闷的“朦胧诗”,也造出了使某些人感到“吃惊”的“读不懂”的诗。而文学上的变革,总是对于平衡和平静的破坏。一潭死水,最平静不过,也最不乱,但是不会有变革,只是死水一潭。
看来,古怪的并不是“古怪诗”本身,而是那些不加分析、不加区别一律把新的探索斥之为古怪的批评家。他们对延续了那么长时期的僵死的诗丝毫不气闷,一旦看到了自己一时不习惯的,看来也并非坏东西的诗篇就冒火,这倒是古怪的。用古怪诗或朦胧诗来概括当前青年诗人的创作是明显的偏见。
朦胧是对“太明白”的反动,朦胧是一种美,对于诗,朦胧美尤其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是诗表现生活的重要的特征。我们不责备李商隐、李贺,而斥责青年,这是不公平的,这是偏见。
诗的民族化好,即便有些诗并不民族化,为什么就不能允许?民族化不应成为拒绝接受“外物”的借口。
(边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