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过去洪湖一湖鱼,现在洪湖一湖草,将来洪湖怎么办?” 洪湖何时得到治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08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过去洪湖一湖鱼,现在洪湖一湖草,将来洪湖怎么办?”
洪湖何时得到治理?
这是我们在洪湖时听到的一个故事:
去年,洪湖边上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出了一个题目让学生造句。题目是“过去……现在……将来”,有个满脸稚气的学生沉思一会,立即在纸上写道:“过去洪湖一湖鱼,现在洪湖一湖草,将来洪湖怎么办?”
——将来洪湖怎么办?这是洪湖人民当前迫切要求解答的一个问题。
洪湖,这个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曾经是贺龙同志等革命前辈战斗过的地方。“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秋后满畈稻谷香”。这就是昔日洪湖的真实写照。据水产部门谈,五十年代,洪湖鲜鱼常年产量一千五百万斤左右,还有大量的香莲、芡实、菱角和野鸭。现在呢,洪湖变了!以1979年为例,鲜鱼产量只有四百六十多万斤,比解放初期减少一半,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减少77%。而且鱼的品种越来越少,鱼的个体越来越小。名贵的针鱼、银鱼早已绝迹。菱角、芡实以及芦苇也都濒于绝迹的境地。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水面减少了。据县志记载,解放前,洪湖有120万亩,现在只有那时的一半大。湖面缩小,破坏了鱼类生存的良好环境,野鸭以及水生可食植物也都遭到破坏。
——江湖通道被隔断了。沿江滨湖建闸防洪排涝保证农业丰收是对的,问题是兴建这些工程没有考虑养鱼,鱼儿不能从长江到湖里摄食、育肥、生长。许多渔民说,这无异于砸了他们的饭碗。江湖通道隔断前,洪湖鲜鱼年产量一般保持在一千七百万斤左右,隔断以后,产量则下降到一千万斤左右。这说明洪湖通流是鱼类繁殖和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湖内环境变了。过去洪湖水面宽阔,水深浪大。现在,一是湖水浅了,原来水深四、五米,而今不到二米。俗话说“水大鱼多,水宽鱼跃,水深鱼肥”。水浅水小,不利于鱼类生长。二是草多了。湖内水草丛生,风起水动,已不再是“浪打浪”,而是“草挤草”。洪湖正向沼泽化方向恶化。
象洪湖这样资源丰富的湖泊在全国并不多。长期以来,洪湖一直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凡是来到洪湖的人,目睹这里资源遭到破坏的情景,无不感叹地说:“多好的洪湖,荒了真可惜啊!”
许多同志认为,要改变洪湖目前的状况,利用洪湖水面发展渔业,关键在于要有个正确的生产方针。长期以来,对于洪湖争论不休的问题,是以蓄洪为主,还是以养殖为主?一些同志认为“水产,水产,有水才有产”。洪湖既成为天然水库,又是养殖场,就要改变当前冬季大量泄水的作法,保持常年湖水在一米以上。这样,滨湖社队一部分低湖田可以退出还湖。同时,还要加强繁殖保护,进行人工投放鱼种,适时开闸灌江纳苗,在沿湖沟口安装拦鱼设备,防止逃鱼,以增加洪湖鱼源。
根据洪湖是“一湖跨两县,两县共一湖”的地理特点,必须认真解决好洪湖的经营体制问题。目前的管理体制是按行政区划,分县管理,各自为政,谁也管不了谁,结果是百家争鱼,酷渔滥捕。禁渔期,你禁,我不禁;禁渔区,我不进去,他进去;禁止有害的捕捞工具,你禁这种,他发明那种。省、地先后调查数次,省里还召集有关单位以及荆州地区和洪湖、监利两县有关负责同志研究成立洪湖渔业区,因涉及问题较多,没有得到解决。两县广大渔民迫切要求迅速制止破坏洪湖水域资源。他们说:“我们能够打垮反动派,统一全中国,为什么治不好一个洪湖呢?”
本报记者 胡烈斌 田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