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征服长江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09
第2版()
专栏:

征服长江的人们
在葛洲坝工地上,从普通的工人到领导干部,每一个人都在为截流而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干第一等的工作,创第一流的水平,用自己的行动显示出中国人民无坚不摧的革命意志,揭开了一幅令人鼓舞的壮丽画卷:中国人民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世界著名的大江河上修建起大型的水力发电站。
一心扑在截流上
为了腰斩长江,为民造福,五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争分夺秒,日夜奋战。在这里,有多少人没按时吃过饭,没准点下过班;有多少人熬红了眼睛,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人人都在为横锁长江作贡献,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敬的优秀人物。
担负大江截流水下开挖任务的253号挖石船,有一位被称赞为“公而忘私的船长”刘均沧。正当二江围堰进行紧张的水下拆除时,他的爱人肺穿孔住院了。按规定刘均沧可以利用自己的公休假回去照料一下,但他想:能否早日向龙口发起总攻,主要看水下开挖的速度。在这个时候,我怎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呢?他没有休假,只是抽空买了些蛋、油、食品和水果,托人带给爱人,自己一心一意做好工作。
有个外号叫“假小子”的女共青团员贾秀莲,是水利部机械施工局四队的司机,她来葛洲坝工地后,象男同志一样开着20吨的载重大卡车。一天小贾完成当班任务后,听说一台汽车的司机有病不能接班,她立即跳上那台汽车,从零点一直干到清晨七点。小贾跟男同志一样日夜三班倒,月月按时完成生产定额,在全队27台车中,她的拉碴量名列第四。
运输尖兵张文发,一心扑在截流上。他班班超产,月月超产,前年拉碴超额年计划一倍以上,去年11个月拉碴三万多立方,完成了两年的生产指标。为了多拉几车,他利用零点班行人少、干扰小,或者司机停车就餐、装卸场不拥挤的时候干。他常在驾驶室啃冷馍,喝白开水。就这样,开着大车,同时间赛跑。去年11月,张文发开的车进保养厂中修去了,他上班开着别的车生产,下班后跑五里路去保养厂帮助修车,全月出勤30个台班,拉碴四千一百多立方,又创了高产。
紧张繁忙的指挥部
腰斩长江,是一场大仗,一场硬仗。葛洲坝工地的各级领导干部,严密组织,精心指挥,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设在大江左岸的截流总指挥部,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紧张而繁忙的。总指挥部第一指挥长刘书田,是抗日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解放后先后参加过黄河干流上的三门峡、刘家峡和大渡河上的龚咀、白龙江上的碧口等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在大江截流的日日夜夜里,他更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大。老刘全局在胸,对大江截流的各种机械、人员的布置,各项施工任务的完成一一周详地考虑,经常在施工现场和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一起商量施工方案,部署力量,有时通宵达旦地工作。
老干部带头,中、青干部争先。大江截流左岸分指挥部指挥长胡金明和分指挥部的其他成员一起,搬到截流前沿的简易工棚里安营扎寨。在施工中,他考虑到大江截流时二江围堰要拆除,进入左岸截流基地的道路只有坝顶公路,车流密集。因此,必须赶在围堰拆除前从围堰顶上把堆放在料场的大块石运到大江边的截流基地。这些大块石开采了一年多的时间,小的三、五吨一块,大的近三十吨,要把它运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金明同志和施工人员一起商量办法,布置起吊和运输设备,组织人员突击,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些大块石运到了截流基地,为龙口合龙准备了材料。按照设计方案,在龙口合龙时必须把壅高的水位从大江分流到二江宣泄下去。截流指挥部把这一任务交给左岸分指挥部,要求12月10日完成。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在困难面前,胡金明和分指挥部的成员一起商量,将每个部位的总任务、配合机械完成时间、班产量等逐项落实,终于提前三天完成了100万立米陆上开挖任务,满足了合龙时二江分流过水的需要。
始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办事
葛洲坝工程技术总负责人、副总工程师曹宏勋在大江截流的日日夜夜,除了通盘考虑全局的技术、撰写一期工程的验收报告外,着重抓一期工程过水部位的质量补强工作,常常忙到深夜。工作人员劝他注意身体,他回答说,长江截流,迫在眉睫,不把一期工程质量处理好怎么行呢?二江泄水闸是关系大坝安危的建筑物,是未来长江的主河道,长江通过葛洲坝的水量除去发电外,百分之七八十的洪水则要通过这座泄洪建筑物下泄。因此,泄水闸质量的好坏、安全程度如何,就成了整个枢纽工程的命根子,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由于多种原因,泄水闸某些部位需要进行质量补强的有上百个项目,曹宏勋一项一项地抓落实。经过补强处理的泄水闸质量满足了设计要求,经验收批准于12月24日破堤进水。第二天,他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钻进泄水闸护坦腹部两个廊道,一个一个部位地细查,一个一个观察仪器的运行情况。曹宏勋从来葛洲坝的第一天就把质量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始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办事,严格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质量不合格的就是不开绿灯。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能比原设计提前一年进行,工程质量总的也是好的,这里面包含着曹宏勋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智慧。
截流堤填筑现场技术指导、施工技术员彭明鑫,每天工作都在16小时以上。在右岸上戗堤填筑进入艰难阶段时,填筑七千多方料物,截流堤才延伸一米。由于截流堤不断向前推进,流速不断增大,一车车石料抛下去后,就被激流卷得无影无踪。当时,有的同志提议动用备料场的大石以压住水流。彭明鑫想,这样虽然可以加快进占速度,却给龙口合龙增加困难。他根据平时搜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经过严谨的计算,提出了不动用备料场大石,以增大截流堤挑角来压住水流加快进占的方案,终于有效地控制住汹涌的激流。
本报通讯员 薛波 徐新民 戴隆吉(附图片)
题头照片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
新华社记者 花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