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陋室生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09
第8版()
专栏:

陋室生辉
韦顺
记得五十年代某一天,我第一次去南京大学。走到汉口路一看,嗬,真不愧是大学,一条大马路被夹在中间,路南是宿舍区,路北是教学区。南园,北园,高楼幢幢。金字门头,耀耀闪光。我走向门卫问党委办公室在哪?门卫答我:“往右一直走,看见平房就是。” 找到党委办公室后,同时看见,校长室、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保卫处等等校级机关,都在铺着方砖地水泥地的平房里。当时我想,这可能因为解放之初,百废待兴,权且将就一下,过几年,这个堂堂学府还能不盖个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么?
时光荏苒,跨过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进入了八十年代。这二十多年,南京大学增添了不少建筑,新楼房拔地而起。前不久我又去南大,门卫换了新人,可他告诉我的话,还是“找党委向右走,看见平房就是”。当我走到老地方一看,校长室、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保卫处等等,完全还是老样子。见到一位熟人,我问他:“你们怎么还是依然故我呀?”他笑笑说:“我们是衣冠不改旧家风的。”
好一个“旧家风”。这其实正是党的优良传统,在“四人帮”把老传统破坏之后,这反而是在树新风了。还是那位熟人说得好:“我们不是苦行僧主义。我们现在守平房,是为了将来进楼房。”由此可见,他们的艰苦,是包含着高尚的情操、豪迈的气概和远大的理想的。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可以在有人争享受图安逸的时候,拒腐蚀,永不沾;就可以甘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一个单位,要发扬好精神,关键在领导。南大校长匡亚明同志,在恢复工作以后,至今仍住在几间水泥地面的房子里。听说他决意在教职工宿舍问题解决前不搬家。我钦佩这种精神,由此也悟到:要使陋室生辉,就要陋室里面住有思想发光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