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刻不容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0
第2版()
专栏:

保护近海渔业资源刻不容缓
这篇文章反映的问题值得重视。水产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要在调整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当前的首要问题,是要下决心扭转捕捞超过资源再生能力、破坏近海渔业资源这种严重状况,大力发展养殖业,使近海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编者
最近召开的全国水产厅局长会议上,来自沿海省、市、区的代表一致反映,目前破坏近海渔业资源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如不采取果断措施,控制渔船数量的增长,压缩捕捞强度,我国的近海资源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自1979年初提出调整近海作业、降低捕捞强度以后,各地渔船的数量仍在继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比1978年增船三千五百多条、二十多万马力。1980年又比1979年增加三千多条。目前还在增加,使捕捞面临失去控制的危险。
增加渔船,在五十年代对增产曾起过作用。但后来,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渔船急剧增加,捕捞能力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不仅鱼货质量下降,而且渔船单产逐年下降。现在的海洋机动渔船和马力都比1972年增加1.5倍,捕捞量却没有增加。
这一二年近海渔船的大量增加,直接加重了对近海渔业资源的破坏。目前,捕小鱼、幼鱼的现象仍然没有停止。不久前,有关部门对烟台和青岛的一些捕捞船只进行了一次抽查,其中带鱼的幼鱼为97.5% ,其它品种的幼鱼比例也都超过40%(国家规定为20%)。由于捕捞过度,资源已出现衰退迹象,单位产量明显下降,渔获物平均个体变小。经测量,1979年带鱼体长是历史上最小的一年。
这种状况,还使海上生产更加拥挤,秩序混乱,事故增多。为了争渔场,海区与海区之间、省与省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少同志担心,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势必进一步加剧增船减产、资源破坏、能源浪费的恶性循环。
造成盲目增船的原因,首先是一部分领导同志存在“有水就有鱼,增船就增产”的片面认识,盲目地追求高指标。有的为了解决本地区、本单位的吃鱼问题,不顾资源状况,盲目引进渔船。据不完全统计,仅广东、浙江、福建、广西三省一区,就引进各类生产渔船八百多艘、十三万多马力。其次,有的社队安排多余劳力,不是因地制宜,广开生产门路,开展多种经营,而是把造船下海捕捞作为安排多余劳力的唯一出路。
为了切实保护近海渔业资源,我们建议当前要坚决压缩近海的捕捞能力,严格控制建造新渔船,并且下决心做好以下几件事:第一,加强对近海渔业资源的管理,严格控制渔船的增长。今后若干年内,所有国营捕捞企业和渔业社队,应一律不再新增和引进近海渔船。更新的渔船,应符合调整作业、开发外海的方向。引进外海渔船和更新渔船,一定要经主管部门批准。第二,因地制宜,广开生产门路,开展多种经营,妥善解决社队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第三,沿海农业社队发展水上副业,应主要从事养殖生产,不能单纯靠下海搞捕捞生产。 陈晓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