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希望更多地关心中青年科技人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0
第3版()
专栏:群言堂

希望更多地关心中青年科技人员
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研究员 杨乐
在我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学校以及其他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中年知识分子占了很大比例。例如中国科学院有的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中,三十七、八岁至五十岁的就超过了80%。重视和发挥他们的作用,改善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现实的问题。
中年知识分子大多是我国在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前半期自己培养的。他们受过正规的训练,有较好的基础。虽然多年来几经折腾,特别是十年浩劫中,很多人业务荒疏了,但这几年来,大多数同志奋发努力,业务水平提高较快。现在他们实际上已成为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以及教育等各条战线上的主力。我国老一辈专家人数很少,且年事渐高;在二、三十岁的青年中专门人才也属罕见;从今年开始的正规大学毕业生还需要几年时间的锻炼和提高才能成材。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得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年知识分子仍将肩负重担,承上启下,在四化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尽管如此,每当谈起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或者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时,有些同志想到的还常常只是少数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有些单位在讨论和决定重大学术问题和同大家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时,中年知识分子常常不能参与,他们的意见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正当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在业务上,中年知识分子如何继续培养和提高,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他们成长过程的最珍贵的十年里,受到了巨大创伤。现在,业务上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一般说来,学术水平的提高还不够理想。他们的工作条件大多较差,并由于缺乏必要的辅助人员,常常要自己去跑材料、仪器、设备、资料。办公室也十分拥挤,常常是六七个人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彼此干扰很大。在行政管理、学术组织和后勤方面,他们没有过高的要求,只希望得到起码的改善。
中年知识分子生活担子特别重。他们大多数工资低,家务事多,生活条件差。拿我们科学院来说,有不少人年逾四十五岁,工作了二十多年,是副研究员了,孩子也大了,仍然是一家住一间房子。很多知识分子习惯晚上看书和工作,夜深人静,效率较高,但一家仅有一间房子,相互干扰,无法学习和工作。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多位于郊区,商业网点少,社会服务少。无论是买菜、买粮,还是理发、取奶,常常需要排队,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也常常弄得大家心烦意乱,难于把精力集中在业务工作上。所有这些,希望得到各方面真正的重视。其实,他们能体谅国家的困难,所希望的,只是在目前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在政策上受到重视,在工作和生活上得到合理改善。
现有的知识分子是会不断老化的,大力造就青年人才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青年人创造性强,精力充沛,历来重大的科研成果很多都是由青年人完成的。
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里,要有所发明创造,要成为一个专门人才,一般需要经过正规的培养和训练。在一些科学技术较发达的国家里,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大学里研究生数量很多,经过培养,成为科研、教学人员的主要来源。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否可逐步扩大研究生的数量呢?
目前我国派往欧美的几千名访问学者大多已超过40岁,他们在国外工作很努力,并收到一定成效。但是,年龄大了,对语言适应与业务进修都不利。因此,建议逐渐过渡到选派二十多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出国为主的方式。二十多岁的人语言较易适应,精力充沛,学习劲头更大。他们可以当研究生,念学位,教授对他们也比较负责。同时研究生可以兼任助教或研究助理,这在美国是由大学供给费用的,可以节省国家许多外汇。当然,优秀的中年知识分子还要继续选派出国进修、考察和访问。
与欧美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所受的教育过于专门。加上很多人留在本校任教或固定在一个单位工作,流动性很小,因而我国科技人员专业知识一般不够广,最终限制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大学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要注意适当广博,打好基础。青年人不要过早地进入专门领域,不要急于出成果,要目光远大,有长远的计划。各大学能否互相交流优秀的毕业生,彼此促进?例如,不少同志建议,我国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可以考虑学习国外的经验,创造条件,逐步实行“访问”研究的制度。即每个研究人员或大学教师工作五六年以后,能有一年或半年轮空,到国内同一学科或相邻学科的其它单位去进修、讲学或合作研究,互相取长补短,使水平普遍提高。
国外的一些大学里十分重视年轻有为的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凡是发表论著,作学术演讲以及提职提薪等,并不论资排辈,而主要看他们在研究工作中的成绩,因而年轻人成长较快。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参考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