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认清我国国情促进经济健康调整 一些经济工作者、专家对比两次调整情况后认为,这次调整难度虽大有利条件也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3
第1版()
专栏:

认清我国国情促进经济健康调整
一些经济工作者、专家对比两次调整情况后认为,这次调整难度虽大有利条件也多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在首都最近举行的一些经济工作会议上,来自各地的经济工作者和一些经济问题专家,分析对比了当前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同六十年代初期的那次调整,认为这一次调整是对经济形势进行了清醒的分析,而主动采取的使国民经济健康地向前发展的措施,虽然也有很大的难度,但其有利条件比上一次调整多。
他们指出,最近几年,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80年农业生产虽然遭受灾害,粮食比上年减产,但粮食总产量仍是全国解放后的第二个高产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又增长了8.4%。这是进行调整的基础。而在六十年代初期,国民经济是大幅度下降的。如以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为100,1960年为495,1961年则下降到341,1962年又下降到307。
从市场情况看,两次调整也有很大的不同,最近几年,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不断上升,而六十年代初期是连年下降。以猪肉为例,1976年到1980年,城乡人民每人平均每年消费的猪肉,增加了7.99斤,去年达到了22斤。而1959年是5.96斤,1960年降到3.06斤,1961年又降到2.82斤。
六十年代初期,人们见东西就买,货币流动速度很快,银行储蓄大幅度下降。而现在,人们把钱存在银行里或放在家里,等待购买质量好、花色新颖的商品,银行储蓄存款因此逐年上升。据有关部门测算,1980年城镇储蓄存款余额大约有二百七十多亿元,农村储蓄余额约有136亿元,都比1979年增加30%多。而1961年城乡居民的存款比1960年下降了18%,1962年又比1961年下降了25%。
已经出现的我国同外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也是六十年代初期那次调整不具备的条件。
一些经济工作者和专家们说,这次调整要使我们的经济工作从根本上摆脱“左”的一套的束缚,使我国国民经济走上新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的道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