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重债户陈长明翻身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3
第4版()
专栏:通讯

重债户陈长明翻身记
重债户陈长明翻身了。附近的人谈起这件事,都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订的农村政策好。
陈长明是浙江省萧山县集体所有制五七农场职工。“文化大革命”前,他母亲生了一场大病,光在杭州住医院就三个多月,欠下一大笔债。
“文化大革命”中,他妻子又连续病了八年,虽然国家和集体给予他不少补助,仍然欠农场和亲友一千五百多元。当时他想,我这辈子翻身恐怕困难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吹到了五七农场,农场各业生产蓬勃发展。1979年,粮食总产量比1978年增加116万斤,油菜籽增加十八万八千多斤,蚕茧增加265担,生猪饲养量增加二千五百多头,棉花增加二千多担,五项共增加收入四十五万多元。水涨船高。随着集体收入的增加,职工的分配收入上升到443元。陈长明这一年从集体分到了二千多元,加上自己养17头肥猪收入一千多元,一举还清了全部债务。陈长明说:“这是我最幸福的一年,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啊!”
1980年,五七农场普遍实行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集体经济比上年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全场人均分配收入增加到501元,陈长明的生活更上一层楼。记者在陈长明家里,看到新添置的大衣柜、五斗柜、写字台、双人棕棚床等全套家具,大人小孩都做了新衣,爱人也戴上了新手表。陈长明笑呵呵地说:“1980年光做衣服和添置家具,就花了一千二百多元。”去年年底,陈长明家的猪圈里,还有五头肥猪,他已经卖给国家十头大肥猪。记者和他一起算了一笔账:1980年,陈长明夫妻二人的集体分配收入二千五百多元,家庭养猪的收入1,700元,两项合计比1979年增加九百多元。
陈长明信心十足地说:“只要政策不变,1981年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新华社记者 沈世纬 刘公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