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希望有更多独特风格的好影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4
第5版()
专栏:

希望有更多独特风格的好影片
夏衍
看了《巴山夜雨》,觉得这是一部好影片,也许可以说,这是打倒林江反革命集团之后的一部颇有独特风格的好影片。特别是,正在审判林江反革命集团,在这个时机,让大家看看这部影片,回忆一下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一想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毒害,让人们从影片中看到最广大的人民深藏在心底的爱憎,都有很大的好处。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都写得很好,诗人秋石、他的“解差”刘文英,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配角:女教师、老艺人、曾经当过造反派的青年工人、被出卖的小女孩……这些角色的性格都很鲜明,演得也很不错,都符合人物的身份。对话不多,情节发展流畅而简练,我觉得尽可能少用对话,用动作、表情来反映人物性格,是这位青年导演的一个特色。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这部影片是新导演、新演员担任了主要角色。当然,吴永刚同志当了总导演,不能忘记他的功劳。现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当导演的人不多了,希望还得寄托在年轻的一代。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现在也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了,我希望他们都能担负起接班的任务。
看了《巴山夜雨》,使我高兴的是:这部影片是电影界正在拚命追求惊险的情节、一窝蜂地竞拍恋爱题材、中日友好、中美友好题材的“风气”中出现的。我不反对拍惊险片,也不反对拍恋爱题材和对外友好题材的影片,但是我反对“一窝蜂”,反对为了迎合“风气”而“硬写”作者自己不熟悉的题材。《巴山夜雨》不论在题材上,表现艺术上都有所创新,而这种创新,是年轻的导演、编剧、演员作出的,这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打倒“四人帮”已经四年多了,电影银幕上还没有写这样的题材,这种形式的电影,而且没有太大的败笔,没有什么看不下去的地方,这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不该责备求全,但也得提出,这部影片也还有些缺点或不足的地方,例如,那个小女孩混上船去,交待的不够清楚。她为什么上这条船?她是否知道她父亲在这条船上?其实,用一句对话或动作来交待或暗示一下,就可以弥补的。其次,一个小女孩吹蒲公英这幅版画,是片中一个重要的起贯串作用的细节,据我记忆,吴凡的这幅版画在五十年代就得到盛誉了,假如在那个后来当了工人的红卫兵抄秋石家的时候,安排一下这幅画挂在秋石书房的墙上,被红卫兵把它摔在地上,踩上一脚,留下一个伏笔,那么后来的吹蒲公英、秋石父女相认,就贯串起来了。还有,影片的画外音和内心独白似乎应压低一点,使之和现实生活中的对话有区别,也许效果会更好。这是一个无关大局的小毛病,其他新片如《法庭内外》等影片中也有这个问题。
《巴山夜雨》最大的成功,是剧中人物的刻画都合乎人物身份,他们讲的话,他们的动作都符合特定人物性格。近年来不少影片的最大毛病也就出在这里。而《巴山夜雨》的人物性格刻画是成功的。其中很难写的人物,比如先当过红卫兵后来当了工人的青年,他同情秋石,不但因为抄过他的家,自己有点内疚,而从他玩世不恭的言行中,观众很自然地感觉到他的思想正在发生变化。这样,对这个人,观众看了不觉得讨厌。那位老太太也写得很动人,她是一个使人难忘的人物,当她和秋石把枣扔进江里那场戏,据说不少观众流了眼泪。还有一个落墨不多,而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个戏曲演员,不用伏笔,不用交待,观众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受过迫害,而且还是心有余悸的小人物,他使人笑,也使人同情。今天,在这个时期,上映这部影片,我认为很有教育意义。它一方面让观众看到林江反革命集团的危害,同时,又使观众感到,尽管在这两个反革命集团还没有打倒,还是声势骇人的时候,但是,船上的人,至少是在三等舱里的人,都已经看到这伙恶棍的必然失败的命运了。这部影片写出了尽管在那个困难的时期,极大多数人还是好的,同情秋石的,反对和憎恶那两个“解差”的。影片里没有长篇说教,但这个主题却已经很鲜明地表达出来了。我认为这部影片的优点,就在这个地方。
这部影片只写了一条船上一天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林江之乱十年浩劫中造成的灾难,都通过这几个人物的表情和行动表现出来,这是近年新片中很少看到的特色。有的观众看过这部影片后提出一个问题,说整个影片中全是“好人”,没有“反派”。我认为“反派”是有的,这就是不露面的林江反革命集团和他们的大小走卒,但是再想一想,观众提出的这个意见,我看也还可以从整个故事中对当时政治气氛表现得不足这一点上来找到答案。例如即使在林贼“折戟沉沙”之后,当时长航线上(码头、甲板、船舱……)看来不可能没有一条“四人帮”惯用的标语口号,这么多乘客中,也不可能没有一个人带一本“红宝书”,这是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气氛,太多了当然不行,一点没有也就使人感到当时的空气并不那样的“干净”,特别是这条船上的那些负责人、船长、大副、政委、乘警、以至伙房的大师傅,不是说不可以全部都写成好人,而在于写得在政治态度上把他们太“一致”了。写这些“好人”,在性格、作风、警惕性等等方面都该有一点区别。尽管他们在反对林江反革命集团、同情被迫害者这一点上,他们是一致的。事实上,也只有把这种当时政治气氛和人心所向写清楚了,才能使那个当女“解差”的刘文英感到真正的孤立而感到苦痛,而发生转变。
本来,电影艺术要表达剧本主题的手段是很多的,故事情节,人物语言、表情之外,还可以运用背景、道具、照明、音乐等等。
最后,我还想提两点意见,一是希望电影评论家们对于有特色有成就的——特别是年轻电影工作者制作的作品,写一点有分析的文章,一方面是鼓励他们和帮助他们继续前进;另一方面是帮助电影观众提高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水平。我对近来不少电影刊物上的影评颇有意见,我认为不少影评应该“正名”为“广告”,为票房价值、为亲友叫好而写的“捧场”文章,这对电影工作者和电影观众都是有害无益的。此外,我希望初露锋芒,博得了影评界和观众好评的年轻电影工作者,一定要戒骄戒躁,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管是赞美或者是酷评。正如登山一样,到了一定高度之后,要再上前一步,是比较困难的。
我希望年轻的电影工作者都要再接再厉地总结经验,积累知识,继续不断地奋勇前进,为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取得应有的地位而奋斗。
(本文为作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召开的关于《巴山夜雨》座谈会上的发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