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调整才能站稳脚跟,继续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5
第5版()
专栏:

调整才能站稳脚跟,继续前进
许刚
调整国民经济要退够。退够才能站稳脚跟,继续前进。退够从根本上说来,就是把我们的思想、政策、计划、措施调整到符合中国的国情国力。退,不能理解为一切都退。基本建设规模过大要退够,重工业中的长线产品、轻工业中盲目发展的部分要退。但总的说来,农业要上,轻工业要上。
调整国民经济,有一个退够的问题。怎样理解退够?为什么要退够?概括说来,只有退够,才能站稳脚跟,继续前进。
六十年代我们对国民经济进行过一次大调整。那次调整就提出过退够。在调整过程中,停缓建了一大批工程项目,缩小了建设规模,关停了一大批工业企业,特别是那些消耗高、效率低的小型企业,一些重要的比例关系基本上回复到大体相当于“一五”的水平,重新出现了比较平衡、比较协调的局面,经济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重工业下降了37.2%,轻工业增长了27.8%,农业增长了42.2%。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城乡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普遍享受到了调整的硕果。
“大跃进”的历史教训和第一次调整的经验极为宝贵。可惜那次没有很好地从思想上弄清问题,以致急于求成的思想很快又冒了出来。从1970年起,积累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基建战线越拉越长,除大搞三线建设外,还大量发展小钢铁、小化肥、小农机等五小企业。1976年比1965年工业企业增加了14万个。能源和原材料都有很大缺口,不少企业开工不足。重工业比重由1965年的50.3%上升到1976年的59.6%。管理制度遭到破坏,管理水平降低,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经济效果大大下降。许多产品、许多企业的质量、消耗、成本、利润率等指标都比1965年或1957年差得多,大量不适销对路的产品积压在仓库里。十年动乱期间浪费损失惊人。
粉碎“四人帮”以后,三中全会以前的两年中,急于求成的思想没有转变,继续保持了高积累、高指标。1978年积累率高达36.6%,还从国外大量引进设备,基建摊子铺得更大,工业生产战线也拉得更长。1978年底工业企业单位数达到了34.8万个,比1976年又增加了5.4万个,重工业的比重竟然上升到61.7%。比例失调的状况更加剧了。
针对这一情况,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在这两年中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农村,形势极为喜人,但是应该说,工业方面却没有抓紧调整。因此,主要矛盾没有解决,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连续两年出现巨额财政赤字(根子主要是十多年来的高积累、高投资)。这种情况充分说明现在非狠抓调整不可。否则,就不能站稳脚跟,继续前进。国民经济各部分的关系,无论是宏观方面,或者是微观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既相互促进对方不断地发展,也相互制约着对方只能在一定程度、一定限度的范围内发展。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破坏协调,破坏平衡,使发展滞缓、停止,甚至倒退。当前,国民经济中一部分发展过快过多,超越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挤了另一部分,形成了比例严重失调。在宏观经济方面,积累率过高,生产性积累过多,挤了消费;重工业发展过快过多,挤了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加工工业发展过快过多,与能源和原料的发展不相适应,等等。在微观经济方面,钢铁冶炼能力大于矿石采掘能力,采煤快于掘进(剥离),等等。这些比例关系的失调,都必须加以调整,才能恢复协调,恢复平衡,使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目前不讲经济核算,无视经济效果,浪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现象十分严重。从宏观经济看,基建战线和工业战线长,本身就是社会劳动的极大浪费。现在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经常处于闲置状态,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能力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又不顾能源和其他各种原材料能否平衡,客观是否需要,继续盲目建厂、重复建厂。从微观经济来看,许多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管理松散,制度不全,质量无检验,用料无定额,不讲成本,品种又不对路,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还远远低于历史最好水平。这就需要在基建方面,大大压缩投资,停缓建一大批建设项目,集中人力、物力,加快继续施工项目的建设,降低消耗,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投资效果。在工业方面,关停一大批企业,使继续开工的企业,真正做到任务饱满,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正常,从而能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增产节约和增加利润。
什么叫退够?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做到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什么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呢?最主要的是,有近十亿人口,其中八亿多是农民。这么多人要吃要穿要用要住要学习要劳动,不首先把近十亿人口的生活安排好,就不容易安定团结,更谈不上建设。
这几年,国家为改善人民生活办了许多事,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调整职工工资,实行奖励制度,城市还修建了不少住宅。但是,我们国家还很穷,要使十亿人口的生活,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改善,还必须经过全国人民共同艰苦的努力。这就决定了积累率不能提高,重工业太重的经济结构应该改变。这是调整的重要内容。
要把国民经济调整好,有些部分必须要退,退要退够。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积累率过高,基建战线过长;企业单位增加过快,重工业过多,加工工业过多;财政支出大。只有把过高、过长、过多的往下压缩,压缩个够,才能把比例关系调整得比较协调,使国民经济站稳脚跟。退够,在目前条件下,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方针。
退够不能理解为一切都退。积累率过高,基建战线过长,这必须退,要退够。但消费不能退,不能降低人民消费水平。整个工业战线要缩短,必须关停并转一批工厂。重工业要退,轻工业中盲目发展起来的、生产重复的工厂也应关停一部分。但总的来讲,轻工业生产要上,工业的总生产水平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农业生产要上。重工业产品中也有长线与短线之分。长线的,应该压产或停产。短线的,应该努力增产。不能认为要退就什么都退。该退的退,也是为了提供条件使该上的能上。该上而不努力上,这是对调整的方针、对退的方针的误解。该上的产品,应首先依靠原有企业加强专业化协作,改进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单耗来增产。如果原有企业生产能力的发挥确已达饱和程度,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也应首先通过组织其他行业生产任务不足的企业转产来解决。目前需要上的产品,基本上不需要靠基建,靠新增生产能力来增产。当然,原油、水电等能源产品不能用转产办法解决。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近几年内完全可以通过节约来实现。现在能源的浪费非常严重,而节约能源最有效的途径在于关停能源消耗过高的、技术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同时也要逐步改变分散供能(由每个企业自行供能)为集中供能(如由热电站统一供能),以及改进经营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水平。
消耗高、质量差、货不对路和客观上暂时需要量不大的产品退下来,腾出一部分能源和原材料用于消耗低、质量好、适销对路、客观上需要量较大的产品的增产,这正是社会劳动的巨大节约,使有限的能源和原材料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使那些调低了生产任务的部门和企业更能集中精力把产品质量和品种规格促上去。特别是把国内短缺的品种促上去,填补空白,减少进口。这样,虽然一部分产品的数量减少了,但减少的正是多余的无用的东西;而有用的短缺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更高的产品却会增加上去,因而总的生产水平和利润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有较多的增长。所有产品还有个高、中、低档的结构问题。这个结构的不同,对经济效果也有不小的影响。低档产品适当地退一些,促进高、中档的比重上升,也是提高经济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退,还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现在与六十年代初期不同,农业、轻工业和能源的生产都比六十年代初期好得多,国家的经济实力也比那时强得多,对关停企业的处理办法可以有所不同。现在可以采取把关停企业改办成职工文化技术学校的办法。这样可以使广大职工努力学习,学出一身本领。实际上这是一笔智力投资,它必将在四化建设中结出丰硕的美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