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热爱沙漠的人——访埃及沙漠专家萨塔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6
第7版()
专栏:人物专访

热爱沙漠的人
——访埃及沙漠专家萨塔教授
本报记者 安国章
无际的黄沙,漫天的尘雾,荒凉、炎热的沙漠,对一般人说来是望而生畏的,然而,萨塔教授却对沙漠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喜欢沙漠,热爱沙漠,而且爱的很深、很深。
萨塔教授是埃及沙漠研究所所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顾问。记者趁萨塔教授偕夫人在中国讲学之机,访问了这位蜚声世界的沙漠专家。
第一次访问中国的人,大概总会从壮丽的名山大川、悠久的名胜古迹谈起。可是萨塔教授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地谈起沙漠。他说:“这次来访问走了几个地方,我发现中国和埃及在沙漠方面遇到的问题相同,解决的方法也很相似。在腾格里沙漠东部访问时看到造林防沙工作搞得很好,同时利用地下水来改造沙漠也很有成绩。”当谈到宁夏中卫沙漠所沙坡头试验站时,他兴奋地说:“这里的固沙工作值得世界各国学习。虽然别的国家也有这种工程但耗资巨大。沙坡头植草固沙是个很成功的办法。埃及的铁路和公路一直受到沙漠侵袭的威胁,回国后,一定向政府建议,采用沙坡头的办法来固沙。”萨塔教授停顿了一下又说:“我参观了兰州沙漠研究所实验室,他们很重视沙漠地区风能的研究。这项研究工作,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各国都有很大价值。”
在谈到中国的固沙和科研成果的同时,萨塔教授也坦率真诚地谈了自己的意见。他说:“中国对沙漠工作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兰州沙漠研究所风能试验室的工作很出色,但是资金不足,我已向有关负责人谈了我的看法”。
萨塔教授提起敦煌。当时我想,教授恐怕要赞赏一下这座世界罕见的古迹。可是他说:“我不是旅游爱好者,但是我对莫高窟的古迹却很关心。这里有很大的沙漠,古迹正遭到沙漠的威胁。如果不采取坚决措施固沙的话,这一人类珍贵的古迹有被沙漠掩埋的危险。我研究了那里沙漠的结构,我准备送一些有关如何防止古迹被沙漠掩埋的书给中国。”萨塔还指出,有不少老乡在沙漠上砍柴,这对防沙很不利。当然,不能怪这些人,只要他们燃料问题得到解决,我想他们是不会去沙漠砍柴的。当然,这是亚非地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利用沙漠地区的太阳能。谈到这里,萨塔教授深情地说,沙漠并不只是荒凉,沙漠地区有着丰富的宝藏。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石油产地就在沙漠地带。沙漠下面还有大量的地下水,很好地开发它就可把沙漠改造成良田。此外沙漠地区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这是人类的未来能源。最后,萨塔教授满怀信心地说:“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开发沙漠。”
清脆的电话铃声打断了教授热情的谈话。记者利用教授接电话的机会,和他夫人聊了起来。原来萨塔1944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毕业时的成绩使他完全有资格获得一个办公室的工作。但是,她微笑着说,“他爱沙漠,他要开发沙漠里的丰富资源,造福于人类。因此,他选择了研究沙漠作为他终身的事业。他近40年的沙漠研究工作,使我们全家也都爱上了沙漠,我们的女儿从小受到他的影响和熏陶,现在也和他一样从事沙漠的研究工作,我们的女婿也是她的同行,因而,沙漠成了我们家谈话的主要内容”。
萨塔教授接完电话接着夫人的话说:“有人向往城市的生活,乐意在海滨或酒巴间消磨自己的生命,但也有人乐意和沙漠作伴。”他说:“沙漠日出的景色是迷人的,沙漠的月夜也是令人陶醉的,但是,如果你不去沙漠是无法领略那醉人的美。沙漠不是死的,每当我回到沙漠,就感到身上有一种无穷的力量。”这质朴无华的语言,倾注着他对可以造福人类的沙漠的深情。(附图片)
萨塔教授(左起第三人)在同中国的沙漠研究人员座谈,交流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