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曹妃甸灯塔重放光明 华北航运安全得到保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24
第2版()
专栏:

  曹妃甸灯塔重放光明
华北航运安全得到保障
【本报讯】大沽口曹妃甸灯塔,对华北航运的安全极关重要。该灯塔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下,遗弃荒废了十余年,一直没有重建;现已在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的领导下,于七月一日修建成功,重新放射出它的光芒,为无数的来往航船,指示着航行的方向。这是我国海岸建设工作中一个胜利的开端。
曹妃甸又名沙垒甸,位置在渤海区大沽口外东三十六海里(北纬三八度五六分二秒,东经一一八度三○分四五秒),是由大沽驶往大连或北向入辽东湾的航行必经之路。一八八六年曾筑砖灯塔、点油灯,一九○一年改为汽油灯,其后,屡建屡移屡改,至一九二五年始改建铁塔。日伪统治时期该塔被毁坏。此后十余年,船只因此而搁浅与沉毁者甚多。渔民与航海界都视为畏途。但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伪海军与伪海关总税务司署相互推诿,始终没有去修复。
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成立后,为开展华北航运,保障航行安全,即积极进行修复曹妃甸灯塔的准备工作。经半年筹备,海务干部艾尔格、胡学文、郑公权、王炳忠等四人组成测量队,在总工程师陈有仁和塘沽分关主任韩彪的领导下,于三月二十六日开始测量工作。在工作中,他们克服了许多交通工具和测量设备上的困难。如当时由于残匪封锁华东海口,使原有测量船不能运用,便只有用巡船代替测量船。又没有浅水汽艇供测量用,便以不过十余尺长、全重不及三吨的小汽艇改装应用。在如此缺乏工具与设备的情况下,测量队仍不顾风浪的危险,在离岸四十海里的海中,进行十六海里的测探工作。当遭遇着暴风雨或巨浪袭击的时候,测量队暂回港内避风,但他们仍不下船,等风势稍息,立即出动。该队曾经历了几次海上风雨的危险,而坚持不懈,终于以六十二天时间,完成了艰巨的测量任务。到六月初,开始了打桩建塔工作,又在工程队全体人员的努力下,不过一个月,在七月一日,使久为无数渔民与航海界所盼望的曹妃甸灯塔的重放光明,终于实现。这对华北航运的安全,将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海关总署新闻秘书蔡渭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