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为夺取农业丰收做好充分准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7
第2版()
专栏:

为夺取农业丰收做好充分准备
本报评论员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变化很大,形势十分喜人。我们要进一步发展这种喜人的形势,就要继续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夺取今年农业的好收成,争取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发展。这是进一步搞好国民经济调整、保持经济稳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为了夺取今年的丰收,就要十分重视在春耕大忙之前,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把政治思想工作活跃起来,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看到由于落实党的政策出现的喜人形势,增强改变面貌、走上富裕道路的信心;针对少数人担心政策会“变”的思想顾虑,说明党的三中全会政策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促进农村经济越来越活跃、繁荣,以鼓舞广大农民在实现调整经济的任务中作出更大贡献。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近两年来,各种生产责任制的恢复和建立,对于落实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政策,调动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各地正在按照党中央文件的精神,总结经验,这是很必要的。各类责任制的完善有一个实践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统一认识,妥善解决。关键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尊重社队的自主权。那些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和小段包工、定额记分的生产单位,要注意巩固提高,把分工分业、定额管理、劳动计酬等工作,搞得更为科学、更为合理。那些集体经济尚不巩固稳定、经营管理不够完善的社队,尤其要着力改进和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责任制,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社员收入。那些边远地区、困难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单位,只要所采取的生产管理形式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有利生产发展,为群众所满意,就要稳定下来,讲求实效和实惠。总之,这些工作都要由群众自主决定,只能进行实事求是的引导,决不能搞“一刀切”。
第三,要结合年终分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财务整顿。为了实现增产增收,搞好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越来越显得重要。目前,有些社队财务管理比较混乱,诸如集体财产不清,库存底数不明,资金被乱占滥用,超支欠款不能及时收回,等等。对于这种混乱状况,如不及时加以清理和整顿,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能真正贯彻,社员辛勤劳动的成果就不能在年终分配中实现,必然影响今后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各地要把整顿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利用年终分配这个时机,认真清理集体的财产、物资、资金,逐项造册登记,张榜公布;同时建立和健全会计制度,搞好各项账目,清理债权债务,建立严格的收支结算手续。要提倡每个财会人员都作“把钱虎”,做到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花,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发展集体生产上,用在增加社员的收入上。有关财务上的大事,要经过群众民主讨论,制订财务管理制度。整顿财务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消除弊端,杜绝浪费,增加生产资金,保证分配兑现。农业和财政部门对社队干部和财会人员,要进行必要的业务辅导,帮助他们学会管“家”理财。对于整顿中发现的少数贪污多占的问题,情节严重的要适当处理,但要注意不能象过去搞运动那样去整人。
第四,要发动群众制订今年农业生产计划。各地按照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将把调整工作坚持进行下去,继续纠正那种片面地强调粮食生产,不积极进行调整的思想,也要防止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要继续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制定生产计划,要落实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针,注意保证粮食生产能够稳定增长。各生产单位都要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征购任务,保证本单位人口增长和群众生活改善对粮食的需要,还要力争有一定的粮食储备。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真正走群众路线。目前,不少地方已经改变了对生产队干涉过多、限制过死的做法,对基层不下达指令性的计划,只提参考意见。这是有利于生产单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的。同时要教育农民自觉地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兼顾国家、集体和生产者三方面的利益。群众了解了全局,了解了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中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需要,就会按照国家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正确地制订生产计划,为夺取今年农业丰收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