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苹果梨专家——荆子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7
第3版()
专栏:献身四化的人

苹果梨专家——荆子然
当你吃到鲜、嫩、甜、脆的苹果梨时,可曾想到那些为发展苹果梨生产而付出心血的科技人员?这里向您介绍的就是苹果梨的推广者、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局土特产科科长、高级农艺师荆子然同志的事迹。
荆子然于1953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园艺系,在延边从事果树研究已有二十五个年头。他在果树育苗、栽培、管理和果树生产上颇有见地,尤其是在发展苹果梨生产上做出了贡献。
苹果梨是梨中之上品,延边的名产。这个品种树性抗寒,果实品质好,耐贮藏,是北方不可多得的优良水果。建国初期,延边只有105亩,总产也不过几万斤。就在这时候,荆子然同志被调到延边来工作,他深入农场,总结栽培苹果梨树的经验,和果农一起认真观察苹果梨树的特性,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从1959年到1965年的六年间,他和同志们一起总结了一套苹果梨的育苗、栽培、管理措施,出版了《延边苹果梨》、《果树栽培》两本书,写了十多篇技术论文,对发展苹果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近几年,荆子然为了不断发展苹果梨生产,继续进行艰苦的攀登。苹果梨生产上,有大小年。它是苹果梨产量不稳不高的一种表现,也是多年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荆子然对此进行了周密调查,细心研究,发现问题出在疏花疏果技术上。以前,他们只注意栽培、管理,忽视了疏花疏果。结果花果过多,超过树体负担能力,花与花、果与果之间互相争夺水分和养分,果实需要的养分和水分得不到满足,果实就长不大,影响了产量和质量。从1978年开始,他在龙井果树农场搞了一次疏花疏果试验,一级果增加30%,而且试验果树连年增产。于是,他在全州推广。1979年,全州各农场在冬季修剪的基础上,调整花果数量,提高果实质量,收到了丰产稳产的效果。去年,苹果梨生产虽然遇到了风、雹等自然灾害,也取得了较好收成。在解决大小年这个问题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延边苹果梨吸收水分大,抗旱能力差,遇到旱年容易减产。荆子然又和果农一起研究抗旱措施。他们采取修梯筑埂,保持水土不流失,打井挖渠,引水灌溉等措施,为战胜旱灾,夺取苹果梨丰收做出了贡献。三十多年来,苹果梨树比建国初期增长了16倍,由延边局部地区扩展到国内11个省市,苹果梨产量由几万斤增加到四千多万斤,而且进入了国际市场。
为了使苹果梨的质量、产量再提高一步,荆子然还经常向群众传授科学栽培、科学管理知识,定期举办技术人员学习班,亲自讲授技术课,积极培养果树技术员。去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他被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刘家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