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鲁迅研究新成果的汇集——介绍1979年号《鲁迅研究年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7
第8版()
专栏:

鲁迅研究新成果的汇集
——介绍1979年号《鲁迅研究年刊》
戈宝权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宝贵的精神财富。早在艰苦斗争的1941年,革命根据地延安就成立了鲁迅研究会,并出版了《鲁迅研究丛刊》。
全国解放后,有人写信给许广平同志,建议编辑鲁迅研究年刊,但一直未能实现。近年来,我国各地的鲁迅博物馆和纪念馆,以及不少高等院校,都先后成立了鲁迅研究室,并出版了鲁迅研究丛刊。这不仅是全国鲁迅研究者的共同愿望,同时也是热爱鲁迅的广大读者都感到高兴的事!
《鲁迅研究年刊》是由西北大学郭琦和宇新担任主编,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我不久前接到这本年刊的样本时,心里有着说不尽的喜悦。首先是王光艺设计的封面就吸引住我。在乳黄色的封面上,以鲁迅写的《拿来主义》的手稿为背景,上面加印着张松鹤制作的鲁迅浮雕像和周建人写的“鲁迅研究年刊”几个刚劲有力的题字。
当你打开这本十六开的将近六百页的《年刊》时,从《编者的话》和目录中,你就会发现全书文图并茂,尤其是木刻画家彦涵为《年刊》所制的鲁迅像和为《孔乙己》、《明天》、《白光》、《祝福》等小说所作的插图,还有黄新波的遗作《怒向刀丛觅小诗》(版画)和裘沙画的鲁迅像素描等,都使得《年刊》更为生色。
在“对《鲁迅研究年刊》的希望”栏目里,我们首先读到了鲁迅生前的老友茅盾、曹靖华等人的良好祝愿与希望。如茅盾在《答鲁迅研究年刊记者的访问》中说:“鲁迅研究中有不少形而上学,把鲁迅神化了,把真正的鲁迅歪曲了。鲁迅最反对别人神化他。……我希望《年刊》不要搞形而上学,不要神化鲁迅,要扎扎实实地、实事求是地研究鲁迅”。李何林则提出,在研究鲁迅领域中,“要勇于贯彻‘百家争鸣’方针”。这些话可说是语重心长,值得鲁迅研究者的重视与深思。
在回忆鲁迅的文字中,我们怀着很大的兴趣读到周建人的文章《鲁迅为何弃医学文艺》和《回忆鲁迅片断》、楼适夷的《鲁迅二次见陈赓》等。这些文章给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珍贵资料。
鲁迅的佚文,近年来不断有所发现。《年刊》发表了不少佚文,这是极为重要的文献。
在《年刊》中还发表了不少很有分量的研究文章。其中有研究鲁迅思想发展的,还有些是注释鲁迅的书简的,如《鲁迅致徐懋庸七封信的注释》,《鲁迅先生书简注释及其它》等文,都很有参考价值。
鲁迅不仅是中国的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的伟大作家,因此《年刊》专辟有“鲁迅研究在国外”的栏目。如《鲁迅的世界地位与国际威望》一文介绍了外国作家对鲁迅的评价,以及外国翻译出版和研究鲁迅著作的总的情况。由于日本是翻译鲁迅作品最早也是出版鲁迅研究论著最多的国家。这里选择了鲁迅在仙台留学时的老师藤野严九郎写的《谨忆周树人》,以及清水安三、内山完造、增田涉等人写的回忆鲁迅的文章。此外还翻译了美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学者所写的有关研究鲁迅的文章。
整本1979年号《鲁迅研究年刊》,其中所刊登的文章,大部分都是1979年新发表的。在国内作者方面,包括有我国老、中、青三代的鲁迅研究者,也包括一些港澳地区的研究者和国外的一些研究者,因此,这本《年刊》可说是国内外鲁迅研究方面的新成果的汇集。我高兴地把它介绍给我们广大的读者,同时也预祝1980年和1981年的《年刊》早日出版,在汇集和促进鲁迅研究工作中作出更新的贡献!(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