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华北农业机械总厂的节约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7-24
第3版()
专栏:

  华北农业机械总厂的节约运动
蒋弘彬
华北农业机械总厂在红五月生产竞赛中产量提高,改进了生产中的严重浪费情形,并及时纠正了废品增多的现象。
严重的浪费现象
该厂过去严重的浪费事实是:一、原材料的浪费。如水车螺丝比图长好几分;领煤领焦不计算,超过了需用量;零件满地扔;更严重的是工人只顾多生产,做得快,便捡手边最新、最好的料用;不顾成本。二、电力的浪费。休息时不关灯,打空车,个别职员使用电炉等。三、工时的浪费。因为领料制度不健全,随用随领,仓库门前常等着一大堆人;劳力配备也不够好,有停工待料现象。四、成品作废。由于工作计划性不够,检验制度不健全,一、二月份生产的大批打谷机牙轮、铡草机皮带轮、玉米脱粒机铁盖等,须回炉或改制。此外,对机器保护也很不周到,有时开车过久,电滚子发热,有时过分节约,舍不得加滑润油,严重地损蚀机器。
开展群众性的节约运动
五月上旬,该厂管委会开会时,决定开展一个群众性的节约运动,做为红五月生产竞赛的中心内容。会中,行政负责人首先检讨了过去对反浪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各委员也都做了自我检讨。如工人委员王文涛说:“我在下料时因为嫌麻烦,把一些能用的长料头就扔在废铁堆里了。有时人走开了不停机器,浪费了电力。”很多具体的浪费事实教育了大家,这是一次有力的思想动员。会上并研究了节约运动的具体步骤。当天召开了群众大会。各科、室、场、生产小组热烈展开讨论,并检查了过去的浪费现象。行政和工会干部,及党、团员分别深入群众,利用油印小报、大字报、广播、标语等各种方式,掀起了建厂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众性的节约浪潮。车工场、钳工场、工具室都订出了节约公约。钳工场提出:爱护工具,少用新锉刀,定额使用机油、棉丝、砂布等。车工场提出:坚决保护机器,定期检验,保证安全运转。铣刨小组保证:不开空车,适当地给机器加油。工具室订出了工具“交旧领新”的办法,并规定,所有的车刀钻头,均由工具室技工磨出标准角度,车工不必自己磨刀,以节省时间。
该厂过去领料手续很不科学,有时技工得亲自去仓库翻找,有时等好久领不到,有时领了料没写票,或写了票领不到料;混乱异常,根本无法精确计算成本。这次经群众讨论,订出了比较完善的领料制度:各单位先将需用材料报给仓库,仓库头两天将料备齐,由学徒于工作之前领出,没有手续不发,用不完的须退回,废品交废品库。这样一来,秩序井然,大家都感到方便,同时可以随时检查浪费及计算成本。
节约运动开展后,全体职工均热烈投入这一浪潮。五月中锻工场将废练条翻新使用,节省了小米五千斤。锻工米德瑞捡废料打了一千多付螺丝。钳工螺丝组,工作中节省十七付板牙心,合小米一千零二十斤。车工场各小组选出了节约干事和保安干事;使用机油、棉丝实行了定量领用票制度。一个月来共节约机油七十五斤,棉丝三十斤。机器也未出事故。铸工场的小型熔炉,过去一斤焦炭能炼生铁四点五斤,节约运动中,提高至一比七,每月可节约焦炭十二吨。电力的节约也很显著。仅就照明一项,五月上旬每日用电一百度以上,厉行节约后,降至每日用电五十五度。
在运动中,管委会各委员深入车间进行检查。某委员亲自带头,动员大家在三个钟头内捡废铁一吨多。管委陈伯川每天上下班路过场院,捡到螺丝钉等就放到废料箱中。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更激发了大家的节约热忱,如轨钢部工友,利用烧铁的空余时间即捡了废铁一千多斤。
建立各种制度
运动中除各车间订有节约公约外,又建立了明确的材料领取制度,工具保管和赔偿制度,消耗品也订出了每日标准定量。这样使得各车间在订定生产计划时,必须精打细算,符合节约精神。废品箱与废品仓库的建立,对收集散失材料,起着良好作用。
工会在讨论生产竞赛奖励制度中,特别强调节约奖励办法,但对浪费或超过废品率者,认为应从其生产奖金中扣除,情况严重者并应给予批评或处分。铸工学徒李曾琨建议集中烤芯子,每月可节省焦炭六十斤、木柴一千二百斤。技工王福寿提议利用日光烤小铸件芯子,每月可省焦炭四千斤、木柴八百斤。对所有提出合理建议并实施有效者,管委会正讨论给予适当奖励。
降低废品率
节约运动蓬勃开展中,五月下旬突然发现铸工场灰口铁铸件的废品率,迅速增加,高达百分之十二。厂长深入现场了解后,立即召集了工程师和场主管研究克服办法,布置深入检查工作,规定废品率不得超过百分之八。经职工的努力,第三天就降到百分之五。以后平均也没有超过百分之六。这是职工明确了浪费对生产重大危害后的直接结果。
五十多天的节约运动,有效地改进了该厂由来以久的严重浪费现象,巩固了生产竞赛的成果,给七月份开展“提高产品质量、减低生产成本”的生产竞赛运动奠定了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