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乐山市许多党员和干部乐在穷队挑重担 一年来,三百多个队社员口粮标准增加,70%队增加收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8
第1版()
专栏:

乐山市许多党员和干部乐在穷队挑重担
一年来,三百多个队社员口粮标准增加,70%队增加收入
据新华社成都1月17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文俊报道:四川乐山市389名共产党员和干部,自告奋勇到农村去,帮助三百多个穷队改变落后面貌。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些穷队的社员口粮标准都显著增加,有70%的队增加了收入。现在社员把干部当亲人,要求他们留队继续干,五十年代那种党群之间亲密无间的风气又兴起了。
去年初,中共乐山市委对全市农业生产和社员1979年分配收入进行了调查,发现每人平均分配收入在50元以下、口粮不足360斤的穷队有387个,占这个市农村生产队总数的10%。市委认为,领导群众治穷致富,需要一批有抱负、有理想的实干家。于是,便采取自愿报名,领导批准的办法,选派了389名干部到穷队帮助工作,其中共产党员有248名。
这些同志下去后,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政策,努力按照《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办事,坚持从实际出发,遇事同群众商量,认真做好队干部和社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开手脚发展生产。
新场公社立新大队第三生产队,共有33户社员,1979年分配时,需要倒补的就有23户,是全市郊区有名的穷队。市委农村工作部干部、共产党员吴清安和刘明章到这个队后,挨家逐户,问寒问暖,同群众一起商量,建立联产计酬的责任制,推广水稻良种和水稻栽培新技术,发展副业生产。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双抢”大忙季节,他俩白天栽一天秧,晚上还打着油灯同社员一起拔秧苗。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员心齐干劲大,全队比往年提前二十多天栽完秧。去年这个队增产粮食五万五千多斤,每人平均口粮由1979年的420斤上升到750斤,每人平均分配收入由46元上升到105元。
乐山市派往穷队帮助工作的共产党员和干部,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爬山涉水,搞清自然资源,找出当地的发展优势,还帮助70%的队初步制定出了两年到三年的生产发展规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