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把“延安精神”、“八路作风”传下去——读延安《解放日报》一篇报道的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19
第3版()
专栏:

把“延安精神”、“八路作风”传下去
——读延安《解放日报》一篇报道的札记
曾文
1946年8月23日,延安《解放日报》登载的《记魏县长》的报道。文字不长,所记魏县长的优良作风,十分感人,至今读起来令人心情难以平静。
当魏县长初到任时,县府所在地宋家川因被敌人破坏,没有办公的房子,他和工人等一起搬砖、抬瓦、扛石头、挑土,建了21孔窑洞。
麦收时,魏县长发现一个战士家属麦子熟在地里,收不回来。他去帮忙,直到把这个战士家的12亩麦子收割完,连饭都不吃一顿。
一次,黄河涨水,从上游冲下来许多石炭。宋家川群众烧炭都得花钱到山西去买,他和一个小同志,下河捞炭,不到中午就捞了一千二百余斤。群众见了纷纷下水捞炭,打捞了几十万斤,足供全县二年烧。
河水继续上涨,魏县长决定把县府米仓搬到安全的地方。他和工作人员,拿口袋背,拿杠子抬。他的身体不大好,但每次扛得很多,累得满头大汗,还不肯休息。人们被感动了。暑期教师讲习班的教员们,都自动来参加。一位小学教员写了一首歌,有这样几句:“街坊人,看见了,无不称赞;当县长,背米包,从来稀罕;如今的,首长们,百姓一般。”
时间过去三十四年多了,魏县长当年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不图享受的精神和深入群众的作风,实在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在革命战争年代,象魏县长这样的领导干部,在解放区,比比皆是。那时候,我们党处于被压迫、被围剿的地位,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动员人民群众,向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党的干部在艰苦的环境里,赤胆忠心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着,战斗着。干部和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多少年的斗争实践,形成了一套任何别的政党不可能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就是当时备受称颂的“延安精神”和“八路作风”。正是依靠这种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击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共和国。
今天,我们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要顺利地达到目标,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端正党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的许多经过战争考验的老干部,不愧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体现者。全国解放以来,虽然地位变了,但是他们的革命精神始终没有变,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为人民工作。我们所有的干部和党员都应该向这些老同志学习,让“延安精神”和“八路作风”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