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竹林又绿上坪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0
第2版()
专栏:

竹林又绿上坪山
上坪山的竹园新生了。竹林郁郁葱葱,冬笋茁壮,社员们怀着丰收的喜悦勤奋地锄草、培土,育竹护笋,一座座新房掩映在青山翠竹之中。去年上坪山大队竹子由三年前的三万多支增加到十万多支,竹笋的产量由实行责任制前的14万斤提高到35万斤。
早在五十年代,福建龙海县上坪山大队就竹林葱茏,有竹子20多万支,年产竹笋90多万斤。后来,好端端的竹林在错误路线的摧残下,几经刀斧,使竹子折枝断杆,日趋荒芜。到1977年只有三万支竹子,平均每亩残存六支。
1978年春,如何抢救上坪山竹林的讨论在社员中热烈展开了。大伙献出了高招:将比较集中的麻竹分成206片,一户分管一片;将比较分散的毛竹划为20片,自报公议出20个专业工,一人承包一片。
这样,农民育竹护笋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了。20名毛竹专业工,在山上搭起了简易草棚,吃住在林间,专心抚育。白天他们挥锄垦复,夜晚他们巡逻看守,安放土炮,防止野兽糟蹋。有些社员还把毛竹一株一株地编了号。每个麻竹专业户中的老老少少,都起早贪黑精心养竹。还有二分之一的专业户给竹子施了化肥。年上六旬的老社员陈松兴,实行科学管竹。他承包的那片麻竹,长势特别喜人,前年留足了母竹,竹笋收入六百七十多元。
如今,上坪山大队偷砍竹、滥挖笋的现象基本没有了,老竹林获得了新生,个人集体双增收。第一生产队有三个专业工分管三百多亩毛竹,收入一万二千多元,每人平均收入454元。
本报通讯员 蔡遵庭 本报记者 陈明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