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甘肃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从实际出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0
第3版()
专栏:

甘肃因地制宜地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从实际出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坚持面向生产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推广科技成果,取得了可喜成果。
利用小试验成果,抓好中间试验,逐步扩大推广面积。甘肃省共有草原二亿零五百万亩,相当于全省耕地面积的四倍,但草场普遍退化,每年都有大批牲畜春乏死亡。因此,改良草场成为甘肃农业生产上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975年,天祝藏族自治县永丰牧场在草原改良的小试验基础上,开始中间试验,通过围栏、灌溉、灭鼠、施肥、消除毒草等措施,提高了天然草场的产草量。他们还选用无芒雀麦、老芒麦等优良牧草建立了多年生的人工草地。现在,这个县有围栏改良草场57万亩,喷灌草地7,000亩,人工草地5,000亩。甘肃省科委向全省牧区推广永丰牧场的试验成果,许多牧区草场正在进行草场改良。
坚持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比如,在培育毛肉兼用的细毛羊新品种——甘肃高山细毛羊的过程中,把试验研究与推广紧密结合起来,除培育成五万只新品种羊外,还繁养了37万只细毛杂种羊。搞这项研究的科研补助费消耗24.3万元,而此项研究成果一年可为纺织工业提供优质毛160万斤,价值达200万元。临泽县在流动沙丘上种植梭梭、红柳、花棒等固沙植物,在全县42公里长的风沙线上,营造了31,900亩防风固沙林带,形成了一条小“绿色长城”,不仅改变了生态环境,而且为社员群众增加了财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