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控制人口增长与我国妇女的进一步解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0
第5版()
专栏:

控制人口增长与我国妇女的进一步解放
邬沧萍
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尽快消除男女不平等的经济因素,尽快提高广大妇女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家务劳动社会化和现代化创造条件。控制人口增长,要改变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促进我国妇女的进一步解放,实现男女事实上的平等。
旧中国广大妇女受到的压迫最深重,除了受到三座大山压迫外,还多受一重夫权的压迫,她们婚姻没有自由,在经济上依附丈夫,在家庭中处于生儿育女和奴仆的地位。男女在政治、教育、就业等许多方面的不平等权利在法律上作了规定,许多则成为长期的风俗习惯。旧中国妇女的低下地位,是旧的生产关系和长期封建统治的结果。不改变旧的社会关系,妇女就不能得到解放。
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几千年中国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地位,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最近开始执行的新婚姻法,进一步保障了婚姻、家庭方面的男女平等。中国妇女今天已达到的政治地位,是任何一个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在五届人大中,女代表有653人,占代表总数22.6%,比英、美、日议会中女议员的人数多十到二十倍,就是按女议员的比例也高出几倍。
现在中国妇女的地位在政治上和法律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经济和文化都不发达及长期受封建主义的影响,男女在许多方面仍有不平等的痕迹。中国妇女进一步解放最少还要创造三个条件:(1)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2)减少妇女多子女的拖累并广泛实行家务劳动社会化;(3)大力肃清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残余。为创造这样三个条件,控制人口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一,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尽快消除男女不平等的经济因素。今天我国重男轻女思想所以顽固地存在,有社会、思想、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但经济原因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是我国生产工具落后,特别是广大农村不少地方的生产和生活基本上以手工劳动为主,妇女由于生理特点体力一般不如男子;另一方面,我国能够发挥妇女特长的国民经济部门,如轻纺工业、科学、文教、卫生和服务业等都不发达,限制了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范围。从长远来看,只有把笨重的体力劳动(特别是农业)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才能有真正的男女平等。控制人口增长显然有利于加速这个进程。具体说来,控制人口增长,就能把少抚育新生人口而增加的积累资金用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增加固定资产,同时由于新增劳动力的减少,因而能迅速提高劳动者的技术装备程度,这是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一步。
第二,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尽快提高广大妇女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她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低,特别在一些农村,由于商品经济、公用事业和服务业都不发达,生活重担大部分落在妇女的身上,使得不少妇女的精力和时间全都用在最基本生活需要上。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妇女几乎没有文化生活,更谈不上业余爱好。这样的生活水平既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也限制她们视野和才能的发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各个家庭的孩子少了,可以保证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精神面貌都会大大地发生变化。
第三,控制人口增长为家务劳动社会化和现代化创造条件。控制人口增长可以腾出资金、物力用于发展能取代家务劳动的消费品生产(如各类食品加工厂、服装鞋帽厂等),发展公用事业和兴办各种生活服务业。这样可以加快为城乡家庭提供大量省力、省时、高效、廉价的现代化家庭用具,如洗衣机、电冰箱、缝纫机,等等。所有这些将使我国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我国男女在法律上是完全平等的,但是法律上的平等还不是事实上的平等。控制人口增长有助于实现男女事实上的平等。
我国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首先表现在就业和教育上。旧中国在2.7亿妇女中,女职工只有60万,约占全部职工的7.5%。男女职工的比例是12∶1左右。到1979年,女职工人数已超过3,000万,在许多行业中女职工占大多数,纺织工业、美术工艺和医疗卫生等部门妇女都超过一半。占劳动力最多的农业妇女,被称作“半边天”。妇女就业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那就是女职工至今还只相当于男职工的一半,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大学教授、高级科技人员中妇女的人数还很少。中小学女教师能占到全体教师的一半,大学助教、讲师中女的只占26%。
旧中国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很少,90%以上是文盲。解放时,我国五亿多人口中,大学生11.7万,中学生104万,小学生2,439万,已是少得可怜,但女学生的人数就更少,解放前最高的一年女学生在小学只占1/4,在中学只占1/5,在大学只占17.8%。今天我国有小学生1.4亿,中学生6,000多万,大学生已超过100万,比解放前多几倍到几十倍。在法律上男女都同样有受教育的机会,但女学生在小学还未能占到一半,在中学则降到40%,在大学则只占到1/4左右。这就是一种事实上的不平等。
造成男女在就业和教育上不平等的原因很多,但是人口增长快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解放后平均每年出生2,000万,其中有十年超过2,500万。从宏观来看,人口增长这样快,不能不超过我国就业安排的能力和各级学校容纳的能力;从微观来看,家庭人口多,势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在多子女的家庭,有些子女不能继续升学或不得不中途停学,以帮助家里劳动或参加工作补助家庭收入。目前我国学龄儿童能入小学的90%以上,但读完五年毕业的只有60%,其中30%就是中途停学的。在我国目前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和社会习惯势力的情况下,在学龄青少年停学人数或劳动适龄人口待业人数中,妇女人数多于男子是很自然的。显然,人口增长快是不利于我国妇女进一步解放的。如果人口的增长得到有力的控制,每年出生人数大幅度减少,国家就有能力吸收更多学龄男女青少年进入各级学校,各个家庭也有更好的条件保证青少年学习到毕业,而从各级学校毕业的适龄劳动男女青年,就能有计划地被安排到各个工作岗位,这样持续下去,男女在教育和就业上的不平等就会逐步消除。
我国男女事实上不平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家务劳动太多。而家务劳动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育子女多少。一个多子女和一个少子女的母亲受家务拖累的程度是显然不同的。我国解放后有二十多年一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五个左右,这不能不是我国一部分妇女被家务拖累的重要原因。第二,作为一种天职,妇女承担的一些母性职责,如妊娠、生育、哺乳、抚育子女等,即或有托儿所、幼儿园以及广泛的社会服务也不能取代,很多仍得由妇女负担。从妇女解放的要求来说,我国妇女也必须自觉地限制自己的生育,否则参加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要受到限制,男女事实上不平等还不能真正消除。
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需要批判重男轻女的思想。我国推行计划生育,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的办法,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在这点上计划生育的宣传同妇女解放的宣传是完全一致的。
在生育上重男轻女并不单纯是个思想问题,也有实际问题。我国除了在宪法第五十三条对男女平等权利,男女同工同酬和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这个总规定外,还有更具体的法律规定。例如,从今年元旦起施行的新婚姻法,就有许多在家庭关系方面的男女平等的条文。如“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此外在劳动、教育、住房分配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也有男女平等权利的规定。
所有法律上规定男女平等的条款,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贯彻执行,必然会逐步消除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各种具体顾虑,这既有利于计划生育的顺利开展,也将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中国妇女的解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