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以邻为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0
第6版()
专栏:札记

以邻为壑
“以邻为壑”这一句中国成语是对嫁祸于人的行为的形象说法。而在今天的美国竟然发生真是“以邻为壑”的事情。
由于美国在1979年相继发生纽约州尼亚加拉瀑布城一小镇储存22,000吨化学垃圾造成严重污染使700个家庭被迫迁出,以及三里岛核电站事故使50万居民受到威胁等事件,激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美国政府不得不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制定了严厉的“联邦条例”,规定各种企业必须“自始至终”注意有害的化学废料的下落。于是,就有些利欲熏心的资本家出来干起发污染财的行当来。据美国报刊报道,亚拉巴马州一家新成立的艾什芬斯公司,宣布它将经营装运化学废料前往拉丁美洲。这家公司收集油漆厂、杀虫剂制造厂和金属电镀厂的化学废料,储存在55加仑的圆桶内,待收够一万桶废料后便从该州的重要钢铁城市伯明翰西北20英里的奥斯博纳港启运到拉美国家。尽管这家公司因为迫于舆论的压力,并未如期启运,但是声称没有放弃它的计划。据说,艾什芬斯公司的这种做法,并不是独一无二的。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公司也曾打算向西非塞拉利昂装运化学废料,只是由于受到美国国务院的干预,才没有运成。
据报道,美国现在每年产生的有害的化学废料达770亿磅之多,其中只有10%得到安全处理。大约有一半是“任意倾倒的”。即使是经过处理的,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美国环境保护局局长道格拉斯·科斯特利曾形容那些埋在地下放置废料的圆桶是些“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现在,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居然公开挂出了
“输出污染”的招牌,以损人利己为业。这难道就是美国经常吹嘘的所谓“经营自由”吗?林晖文 沈同衡图(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