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一年来的西方经济回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0
第7版()
专栏:时事综述

一年来的西方经济回顾
辛华文
198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下降到2.5%左右,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显著放慢。这是因为西方主要工业国家频繁爆发经济危机;生产率下降、通货膨胀加剧成为西方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西方各工业国的国际收支格局也发生变化,从顺差变为巨额逆差。西方各国的经济恢复将面临重重困难
过去的一年,是西方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慢,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差额进一步扩大的一年。
经济增长放慢
世界经济增长率在1979年有相当大的下降,从1978年的4.4%降到了1979年的3.4%,1980年进一步下降到2.5%左右,继续了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总趋势。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国内生产总值在1979年虽有所增长,即从1978年的4.4%增加到1979年的5%,但这主要是由于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所恢复;至于不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除少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以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都不太好。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24国集团)的经济增长率也显著放慢,1978、1979和1980这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9%、3.2%和1.5%。其中日本情况较好,1979年和198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6%和4.5%;英国情况最差,1979年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5%,1980年则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5.5%。
促使世界经济增长率放慢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主要工业国频繁爆发经济危机。西方国家从1974—1975年爆发危机恢复以后,有的国家经济还没有完全复原,便又陷入1980年的另一次危机。危机不仅破坏西方国家本身生产力,而且由于它们对原料等需求的减少,也妨碍发展中国家对西方国家的出口,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提高生产率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但大多数西方工业国的固定资本投资(即用于厂房设备的投资)从1974年经济危机以来一直增加很慢。企业主在面临通货膨胀加剧和利率提高的双重压力情况下,对增加投资是否有利可图缺乏信心,因而裹足不前。近年来固定资本投资额虽略有增加,但多用在防止污染和保证安全方面,较少用来更新厂房设备。以美、英、加拿大三国为例,1979年它们的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趋势。生产率因投资不足而得不到提高的情况,不仅对目前,而且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都将产生影响。
持续的高通货膨胀率迫使许多国家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务之急,而紧缩通货和提高利率的结果却使私人消费处于不振状态。美国和英国的汽车和住房建筑业以及若干生产耐用品的工业一直陷于不景气便是明显例证。消费呆滞迫使企业主削减生产,经济发展速度因而受到影响。
发展中国家为遏制通货膨胀执行紧缩政策的结果,也在削减开支,减少进口,推迟经济建设计划,从而使它们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通货膨胀加剧
过去10年到15年期间,世界许多国家都受到高通货膨胀率的损害,而且每经过一轮通货膨胀的冲击,其影响一般都要延长几年才逐渐缓和,然后又在更高的水平上开始发展,通货膨胀于是越来越加剧。
西方国家的通货膨胀在1979年以前就开始恶化,1979年和1980年两年期间,大部分工业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发展中国家里,通货膨胀率甚至超过了20%。通货膨胀短期内缓和的前景十分暗淡。
以消费物价的变动率作为衡量的标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通货膨胀率1979年为9.4%,1980年估计达到11%左右。就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率最高者为意大利,1979和1980两年分别为15.7%和21%。其次为英国,分别为13.4%和15%;美国为11.3%和13%;法国为10.5%和12%;日本为3.6%和11.2%;加拿大为9.2%和10%;西德情况最佳,分别为4.1%和5.8%。
石油出口国1979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1%,1980年为11.8%。不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相应的通货膨胀率则分别高达29.4%和29.6%。
世界许多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长期以来维持较高的军费和推行赤字预算是根本的原因。通货膨胀在发展中国家变得越来越严重,很大程度上同进口商品价格急剧上涨有关。除了石油涨价的影响外,不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从西方工业国进口的制成品价格上涨的问题。
石油提价对世界各种类型的国家都有影响,是个共同性的问题。据统计,原油价格从1979年底到1980年第一季度提高近125%。
去年12月石油生产国又将油价提高10%,使标准原油价每桶超过32美元。
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估计,国际石油价格每上涨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生活费用指数平均将上升0.25%。最近这次石油提价,估计将使石油进口国多支付260亿美元,西德将比提价前多支付30亿美元,日本和美国将各多付50亿美元。美国为进口石油支付的费用总额将高达1,000亿美元。除石油价格上涨外,其他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也有较大幅度提高。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资料,石油以外的初级产品价格1979年涨了15.9%,预计1980年将上涨10%。其中粮价涨势最猛,1979年涨了19.9%,1980年的涨幅则达到25%左右。
国际收支差额格局发生变化
在国际贸易竞争激烈和石油和原料价格上涨声中,世界国际收支差额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工业国家和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外贸收支和非贸易收支)的逆差大幅度增加,发展中的产油国家的顺差则迅速扩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材料,西方工业国1978年的经常项目顺差额为308亿美元,1979年转为逆差106亿美元,1980年逆差额增加到515亿美元。不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1978年经常项目的逆差额为362亿美元,1979年逆差额增大到549亿美元,1980年逆差额进一步增加到680亿美元。与此相反,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国的经常项目顺差则连年扩大,1978年为50亿美元,1979年为684亿美元,1980年高达1,150亿美元。
国际收支情况恶化的结果,不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越来越严重。它们所借的没有偿还的长期外债1980年达到2,795亿美元,占这些国家同年出口货物和劳务的47%,以及国内总产值的19.3%。
如何使资金从顺差国和债权国回流到逆差国和债务国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回流过程如发生障碍,不仅将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萎缩,世界经济发展也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西方工业国在经历了1980年经济危机以后,1981年会开始回升,但是,经济恢复的过程各国情况将有所不同。一般预计日本和西德的经济将先于其他西方工业国而得到恢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