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非洲的反霸斗争将日趋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0
第7版()
专栏:

非洲的反霸斗争将日趋发展
汪勤梅
非洲是两个超级大国争夺欧洲的一个侧翼。
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加紧了对非洲的渗透扩张。总的来说,它的推进有得有失,但得大失小。社会帝国主义是加剧非洲动乱的主要根源。
七十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集团趁西方出现经济危机和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体系迅速瓦解之际,对非洲各国千方百计地进行扩张,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苏联先后与几个非洲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它插手安哥拉内战,挑起非洲之角冲突,两次策动雇佣军入侵扎伊尔,在非洲的若干国家取得了军事设施使用权,以图控制西方在非洲的战略通道。在文化渗透方面,苏联采取广种薄收的方针,大量接收非洲留苏学生,并从中收买少数民族意志薄弱的非洲人,这种做法为其渗透起了一定的作用。
国际舆论认为,八十年代苏美在非洲的争夺将更加激烈。首先,这和石油供应有关。1981年美国和西方仍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能源危机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非洲是世界石油的重要产区之一,美国石油进口的三分之一来自非洲。而苏联“1980年煤炭、石油的生产任务没有完成”、燃料问题也很紧张。据西方专家估计,今后苏联有可能出现石油短缺问题。两伊战争如果继续打下去,国际石油市场必将趋向紧张,两霸将为能源加剧在非洲争夺。第二,美国制造火箭和热核武器中所需的矿产品中,铂、铬、锰、钴、石棉主要依赖从南部非洲进口,南非铀矿产量的四分之三运往美国。苏联为了攫取非洲的战略物资竭力向南部非洲渗透。第三,继续同美国、西欧争夺非洲的军火市场。苏联为更新自己的军事装备,并从国际市场购买亟需的粮食和战略物资,大量倾销陈旧的军事物资。1967年至1972年苏联对非洲的军援增加了近二十倍,现有二十多个非洲国家利用苏制武器。第四,苏联力图控制美国和西方在非洲的战略通道,必将巩固它在红海出入口、非洲之角至莫桑比克海峡一带的地位,扩大对南大西洋航道的威胁,同时加强与北非各国的关系,染指地中海至大西洋之间的要冲。第五,继续在非洲制造动乱,推行非洲人打非洲人的政策,以便浑水摸鱼,乱中获利。目前东非地区的武装冲突,北非和西北非地区的两个热点,无不与这个“盟友”直接或间接插手有关。
面对苏联的挑战处于守势的美国,也作出了种种反应。最近美国国务卿马斯基说:“从卡特执政以来,美国向非洲提供的经济援助增加了一倍,每年达十亿以上美元”。里根的过渡班子在一份报告中也提出“美国必须在非洲同苏联进行争夺势力的竞争,必须把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的计划理解为执行美国对外政策的工具”。为了各自现实利益和长远的战略目的,苏美过去在非洲进行了激烈斗争,今后也将在非洲地区全面展开争夺。
苏联在非洲渗透、颠覆以及它武装占领阿富汗的血淋淋事实帮助非洲和全世界各国人民进一步认识了社会帝国主义的伪善本质。继埃及之后,索马里也废除了与苏联签订的“友好合作条约”,苏丹、尼日利亚等国也不断驱逐苏联“顾问”、“外交官”出境。过去与苏联关系密切的国家中,近年来有些国家领导人拒绝应邀访苏,而去访问西欧国家,有的明确表示“反对外来势力对非洲的侵略和干涉”。1980年5月西非共同体首脑会议宣布制订防务互助议定书草案,加强共同体的集体防务,以防止和抵制外来势力对西非的渗透扩张。会议主席、多哥总统埃亚德马指出:“造成当前世界动荡的事件和外部大国精心策划的旨在动摇我们政权的阴谋,应该促使我们提高警惕和进一步加强团结”。许多事实充分说明了非洲国家反霸斗争必将继续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