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两不怕”精神的颂歌——记革命烈士梁星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1
第3版()
专栏:上海通讯

“两不怕”精神的颂歌
——记革命烈士梁星玉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个在六十年代学习王杰烈士高尚品质的活动中提出的口号,曾经激励了成千上万青少年,沿着英雄的业绩,奋发向上。如今,20岁的梁星玉又以自己的英雄事迹,谱写了一曲“两不怕”精神的颂歌。
甘为人民洒尽热血
1980年12月6日晚十一时半左右,两个拦路抢劫犯正在上海普陀区兰凤新村附近作案。被害人高声呼救,罪犯做贼心虚,仓惶逃窜。
这时,刚上床睡觉的上海第一棉纺织厂青年工人梁星玉,听到了呼救声,立即跃身下床。他顾不上穿衣服,穿着短裤,光着双脚,就奔出了家门。梁星玉看见一个罪犯从门前弄堂穿过,便迅速追赶上去堵截。罪犯晃动着手中的匕首,恫吓他说:“让开,不干你的事,不然就叫你吃刀子!”梁星玉毫无惧色,喝道:“老实点,别想跑!”说着,他猛扑上去,与罪犯顽强搏斗。凶残的罪犯趁梁星玉不备,向他胸部猛刺了一刀。梁星玉忍住伤痛,使尽全力,紧紧抱着罪犯不放。亡命之徒又对准梁星玉的胸部猛刺一刀。另一名罪犯也赶上来对他猛击了几拳。梁星玉因心室被刺穿,力不能支,倒在血泊之中,为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青春。
在广大群众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公安部门很快破获此案,把杀害梁星玉的两名凶犯吴新乐、张逵逮捕归案。
梁星玉英勇牺牲的消息传开,人们怀着敬佩的心情赞颂他,怀念他,学习他那雷锋般的高尚品质。
热爱人民,助人为乐
梁星玉出生于工人家庭。他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就以雷锋精神激励自己,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1977年5月,梁星玉和同学一起到上海嘉定县参加夏收劳动。一天深夜,梁星玉突然被阵阵呼救声惊醒。他来不及穿衣服,拿起手电筒直奔出事地点。原来是一条机帆船着火了。梁星玉立即跳到船上,和大家一起抢救,直到大火被扑灭,他才回宿舍休息。还有一次,第一棉纺织厂清花车间因机器发生故障,冒出的火花烧着了棉花包,火势迅速蔓延。梁星玉拿起消防水桶,就和大家一起灭火。火仍未被扑灭,他又扑到着火的棉包上,来回翻滚,把火苗压了下去。
梁星玉家住中兴村。邻居谁家有什么困难,他都放在心上,热情帮助。王翠珍大妈身体不好,舍不得儿子去参军。梁星玉就对她说:“大妈,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你家中的事,我会照顾的。”从此,他经常帮助王大妈买煤、提水。一天,王大妈患胆囊炎,疼痛难忍。梁星玉马上用推车把王大妈送到医院看病,一直忙了三个多小时,待王大妈病情稳定了,才把她送回家。事后,梁星玉又自己掏钱买材料,做了一只竹躺椅送给王大妈,让她好好休息。梁星玉家隔壁的王大爷,是个瘫痪病人,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身边只有两个女儿,平时洗澡很不方便。梁星玉便经常扶王大爷去澡堂。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梁星玉是老大爷的儿子呢!
对人民爱得愈深,对坏人坏事就愈加痛恨。梁星玉常说:“看不惯的事,就是要管!”小偷小摸的事他管,侮辱女青年的流氓行为他管。有一次,他在路上看见几个青年用泥块对着前面的女青年投掷,便冲上去抓住其中的一个,直到这个青年认错,梁星玉才放手。他警告这个青年说:“以后再看到你们干这种事,决不客气!”
为“四化”贡献全部精力
梁星玉进厂后,对工作从不怕苦、怕累,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工作干得很出色。
份内事积极干,份外事梁星玉也抢着干。他到清花车间不久,看见老工人准备登高疏通风筒,就对老工人们说:“你们年岁大了,登高不方便,以后这事喊我好了”,一边说,一边登高去疏通风筒。去年夏天,团支部组织修理棉条筒义务劳动,这个活需要一个人在筒内、一个人在筒外一起拧螺丝。梁星玉便抢先钻进筒里,干得汗流浃背。
梁星玉英勇牺牲了,人们为失去了这样的好青年悲痛不已。上海第一棉纺织厂的职工纷纷举行座谈,回忆他生前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决心以他为榜样,为建设“四化”做出更大贡献。
新华社记者万文毓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