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1
第5版()
专栏:

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大有可为
陈伟远
自从报上开展“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的讨论以来,地方党委分管文艺的宣传部门也极为关心。我们宣传部门的同志,主观上都是想把工作做好,使社会主义文艺尽快繁荣起来,这个愿望与广大文艺工作者是共同的。在讨论中,许多文艺工作者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讲出了自己积在心里的话。其实,宣传部门的同志也有自己的苦衷。三十年来的历史表明,抓文艺工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由于林彪、江青一伙的破坏以及我们党的工作中的失误,建国以来较长时间里,文艺界一直是多事之地,是社会上一条最敏感的神经。宣传部门的很多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挨了批,打倒“四人帮”以后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深感文艺体制要改革、党对文艺的领导要改善的同志越来越多,但是究竟怎样改,心里并不是十分有数,不仅一些认识问题要统一,而且有些问题还要通过实践去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同志感到对文艺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处于两难的境地。有的认为,既然过去干涉太多,今后少问为好;有的认为既然以前管得太具体,那现在就来个“原则领导”;有的听到文艺要“无为而治”,就认为宣传部门无所作为,无事可做了。因此,一方面,横加干涉的现象尚未绝迹,另一方面,任其自流的情况也在冒头。这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虽说是难免的,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里,需要划清一些界限。文艺领域中“左”的影响必须继续坚决清除,横加干涉必须取消,但是由此把党对文艺的领导简单地归为“无为而治”是不妥当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文艺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不仅要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要创造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正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文艺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在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改造社会的道德风貌,用共产主义精神培育一代新人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这项任务只能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是一个起码的常识。至于对文艺干涉太多和管得太具体的问题,也要作分析。如果是横加干涉,多了当然不好,少了干涉也有害。如果这种“管理”是瞎指挥,那就不论是具体的管还是原则的管都是要不得的。
问题在于弄清楚党对文艺怎样进行正确有效的领导。党对文艺事业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作为,当然,这个作为不是领导人凭个人兴趣、意志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也不是包揽一切,无所不为。而是:一,路线要正确;二,职责要明确。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性的。职责是否明确,权限是否适度也很重要,超越这个界限,正确的东西也会成为谬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同时,明确规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这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样,给作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文艺确定了总的指导原则。“二为”准确鲜明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和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服务于社会主义这个伟大事业的。“二百”则是实现“二为”所必须遵循的正确途径,它表明社会主义时代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艺这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必须在鼓励创造、互相竞赛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当前我们就是要遵循党中央对文艺的方针,总结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党在领导文艺问题上,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进一步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领导和通过什么方式实施这种领导。过去就党的宣传部门来说,一方面,确有许多属于文化行政部门和文艺单位本身的职责给包揽了,另一方面,又有不少应该做的重要的工作没有去做,或者做得很少很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只有摆脱那些不应包揽的行政事务,真正集中精力扎扎实实去从事党应该做的工作,才能真正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从而加强党对文艺的领导。现在看来,在实行了党政分工以后,地方党委的宣传部门仍有大量工作要做,我认为,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是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党对文艺的方针政策,既受党的政治路线的制约,又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我们要自觉地而不是盲目地执行党对文艺的方针政策,就必须努力理解和掌握文艺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文艺领域中一些问题的探讨,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以分析,才能实事求是,揭示真理,发展真理。过去的问题往往是就事论事,或者无限上纲,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文艺事业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可是,任何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活动都不能不受到自己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影响。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来影响他们,指导创作,使他们能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艺术观来观察世界,塑造典型。过去,较多地忙于具体事务,忽视文艺理论的学习。因此,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就要改变文艺理论薄弱的状况,要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同志的有关论述,结合总结我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包括粉碎“四人帮”以来文艺创作新的实践,努力掌握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规律。
二、加强调查研究,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过去往往习惯于给作者下达硬任务,指定作者写什么甚至怎么写,这是违反艺术生产规律的。但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形势的发展,群众的需要,提出一个时期创作的要求是必要的。为此,要经常进行社会调查,考察各种文艺作品对人们的影响和社会效果,总结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得出正确认识,在调查中既要选择若干典型作品作微观的分析,又要对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的状况进行宏观的综合研究。
三、加强文艺评论,正确进行引导。作品、节目的审查一般应由出版单位和演出单位自行负责。对有争议的作品,不要由党委来裁决,应当通过恰当的形式展开讨论,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让群众去鉴别,由实践作检验。宣传部门同志的意见也可以讲,应当讲,但是不要随意下结论。要加强报刊和其它形式的文艺评论工作,并结合群众推荐和评选,表扬鼓励优秀的作品,批评消极落后的东西,加以引导,这样既能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能提高人们的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至于那些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违反社会主义法纪的,则应按照法制处理。
四、加强同文艺工作者的交往,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文艺工作者是从事创造性的精神生产的,按照恩格斯所说,他们属于脑力劳动的工人阶级,是劳动人民的组成部分,是党的文艺事业的依靠力量。要改变过去存在的对知识分子的偏见、隔阂和不必要的戒备。过去有同志说文艺界人士“亲不得,疏不得,冷不得,热不得,重不得,轻不得,压不得,捧不得,搞不好就会弄得自己哭不得,笑不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领导要同文艺工作者推心置腹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反映他们的要求,维护他们的权利,解决他们的困难,给他们提供创作的方便。对于一些人身上的弱点、缺点,则要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进行同志式的帮助。既要重视文艺工作者中的党员作用,要求他们模范地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同时要求他们团结广大的非党的文艺工作者;既要尊重老一辈的名家,又要培养扶持文坛新秀。这样做,才能激发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有厚实生活基础的有较高艺术修养和技巧的文艺大军。
我想到的几个方面是很不全面的,但是要真正做到和做好也不是容易的。它既是宣传部门在抓文艺方面工作重心的转移,也是从思想、工作到作风、方法的改进。因此,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
(注:本文作者是中共江苏省镇江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