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建立平等的新型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1
第5版()
专栏:

建立平等的新型关系
程士荣 姚运焕
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涉及问题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调动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并把这种积极性引向正确的方向。但怎样调动和引导这种积极性呢?这就有一个党和文艺工作者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同志这样讲过:“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的政策、方法、方式。离了这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官兵之间、军民之间的关系便决然弄不好。”(《论持久战》)这虽然是就军队的政治工作而言,但就文艺工作来讲,也是一样的。
文艺创作是一种复杂的个体性劳动。作者需要领导的信任和放手。这样,他才能在“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里”让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没有尊重和信任,就无积极性可言。
首先,在写什么的问题上,我们甘肃省的领导比较尊重作家的爱好。比如在深入生活和时间安排上,领导是放手的。可以这样说,作家愿意到哪里深入生活就到哪里深入生活。我们甘肃省话剧团陈工一同志写《彭大将军》,就曾去广东、江西等地采访;武玉笑同志长期去新疆深入生活,他愿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愿意在那里生活多长时间就生活多长时间。对作家是这样,对初学写作的同志也是这样。这是不是放弃领导,任作者自流呢?不是的。恰恰相反,这正是明智的领导给作家提供了“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天山脚下》、《远方青年》的产生就是证明。
只有信任才能放手,这在《西安事变》一剧的排练演出中,表现的更为突出。1977年12月,话剧《西安事变》完稿了,演职人员要求立即排练。没有审查能排演吗?我们拿着本子请示省委宣传部领导,领导当即表示:“你们就先排吧,排出来再看。”戏,很快排出来了,剧团又请示领导,是否可以先登报?领导回答说:“登吧”;我们说:“还没审查”,宣传部领导对作者说:“我相信你们作者。”就这样,没有审查就登报了,公演了。“我相信你们作者!”只有7个字,但它却包含了领导对创作人员的深厚感情,渗透了领导对作者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当然,信任和放手不等于撒手不管,对任何问题都不置一问。该说的还是要说的,否则,所谓引导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即便是比较专门的创作问题,领导者也未尝不能发表意见。这里,问题在于要以平等的、同志式的态度参加讨论,不搞“人显言贵”、“唯余马首是瞻”,动不动就行使“裁判权”和“否决权”。如果这样,效果是不会好的。
话剧《西安事变》完全是在一种新的关系和气氛下诞生的。在创作这个作品的全过程中,领导同志和作者同甘共苦,一块讨论,一块研究,充满了同志的感情,充满了朋友之间的温暖。你是领导,我是创作员,我的意见你可以不听,你的意见我也可以否认。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以实践为标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丝毫没有什么“人显言贵”和“人微言轻”之分别。这里的关系是平等的、融洽的、友好的。不论是领导和被领导、部长和创作员,都得服从真理,都要在创作实践中,共同探索,共同提高。有时,为一个情节安排,吵得红脖子涨脸,也得争。因为这是正常的,符合创作规律的。不论是领导还是创作员,都已从这种关系中尝到了甜头,因此也就习惯了。正因为如此,在我省创作活动中,大家感到精神舒畅,思想活跃,关系正常。
甘肃省委领导同志关于文艺创作曾经讲过这样几点意见:第一,对于文艺创作,领导要支持,要鼓励,不断从政治上为文艺工作者指出方向,帮助他们领会党的文艺方针,解放思想,敢于创作;第二,对具体创作和演出,省委不审查,有意见同作者一起商讨,不强加于人;第三,如果出了一点问题,也不要打棍子,由领导负责,帮助总结经验教训,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这三点意见是对甘肃省委近几年如何领导文艺创作的一个总结。在这样的领导下面从事创作,我们是无所畏惧的。
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吧。生产关系改善了,何愁生产力不能进一步解放呢。这就是我们的一点主要感受。
(注:本文作者是甘肃省话剧团编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