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日美汽车之战的重大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1
第7版()
专栏:小资料

日美汽车之战的重大变化
日美汽车竞赛在1980年终于发生了戏剧性变化。长期执汽车制造业牛耳的美国减产31%;而日本则以14%的增产纪录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国。
美国1979年的汽车产量是1,148万辆。由于能源危机日渐严重,它生产的大型汽车耗油大,产量、销量因之大减,1980年汽车产量少了350万辆,只达到800万辆。日本则相反,由1979年的964万辆一跃而达1,100万辆。
1923年时只生产300辆汽车的日本竟能超过当时年产已达400万辆汽车的美国,原因主要是近年来能源短缺,石油价格暴涨,消费者都乐意购买较省油的小型车。日本车型小巧、省油、价格低廉。耗油每加仑可行驶26英里,而美国厂商还做不到每加仑行驶20英里。因此,日本汽车大量出口,打开了国际市场,到处排挤美国。甚至日本汽车工业已打入美国,用合营的形式向美直接投资。日本丰田、日产、本田等汽车公司都已经或准备投资几百万美元与福特汽车等公司合作,在美建立汽车生产线。
由于日本政府大力扶植汽车工业,企业界又实行有高度纪律的企业管理,能最大限度发挥人、财、物的潜力。这些都使日本汽车业象一部开足油门的赛车,飞速跃进到汽车赛的前列。
汽车工业在各国经济竞赛中占极重要地位,它也是美、日两国的最大工业。因此,在这场角逐中,两国谁也不会甘心认输。美国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已决定自1980年起至1985年,投资800亿美元来发展统一标准的“世界车型”,与日本竞争。这笔比美国政府花在阿波罗登月计划上的钱还多二倍的巨资一定会掀起更剧烈、更广泛的新竞争。 牛铁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