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贺光栋顽强钻研农业科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2
第2版()
专栏:人物志

贺光栋顽强钻研农业科技
湖南省临武县南岸大队,有一个被人们誉为全部身心献给了农科事业的农民技术员——贺光栋。
贺光栋今年42岁,高小文化程度。从1969年起,他就开始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1970年,南岸大队出现了一种严重危害稻苗心叶的害虫——竹螟,为了找出防治的办法,老贺把竹螟捉在室内笼养,结合大田调查,对它的生活习性进行详细研究。经过三年上千个日日夜夜的观察,终于掌握了竹螟的发生发展规律,找到了防治措施。初战胜利后,贺光栋又立即投入了寄生蜂治虫的探索。为了解决中间寄主卵和蜂种需要的冷藏设备,他曾带着干粮走遍方圆二、三十里的高山峻岭,测试了34个岩洞,找到了一个天然“冷库”。后来,在寻找当地能适合作中间寄主的蛾子卵时,他又不顾虫子的叮咬,每天晚上蹲到虫情测报灯下观察,最后找到了一种桑灰灯蛾卵块。老贺就是这样,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在12年的时间里,搞了183项农科实验和研究,其中有成效的87项,积累了十多万个实验数据和观察数据,写出试验总结128份,服务材料103篇,有九篇被中央科技杂志采用,七篇在省科技刊物发表。
十几年来,贺光栋培养的大队、生产队农技骨干,仅他所在的汾市公社就有335人。从前年来,他还自编、自刻、自印《农业科学技术普及资料》15期,《水稻苗情》32期,《病虫情报》27期,共5,870份。
科学有险阻。贺光栋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就,是通过奋战和克服数不清的困难得来的。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困难,他便卖掉部分家产,买回一些农业技术书籍,挤出时间自学。十多年来,他钻研了植物栽培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气象学等专著,终于掌握了较多的农科理论。
曾镜春 杨水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