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新加坡当局采取措施扶助小型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2
第6版()
专栏:

新加坡当局采取措施扶助小型工业
新华社香港1月21日电 新加坡当局采取措施,扶助本国小型工业发展。
新加坡小型工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6%,主要是向大型工业提供各种辅助性的服务,在新加坡经济结构改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加坡工业正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工业转变。本国小型工业面临着资金雄厚、组织和管理都较好的外国公司竞争,处境困难。1978年,本地制造业雇用的工人,占制造业工人的36%,但在制造业出口方面却只占16%。本地工业为跨国公司供应配件的地位有时也不稳固。在跨国公司建厂的最初阶段,它们向本地工厂购置配件,一旦它们的母公司传统的供应公司来新加坡设立工厂,就挤掉了本地工业的市场。新加坡当局在这次经济结构改革中,既积极引进外资来新加坡建立高工艺、高技术、资本密集的工厂,也注意扶助本地工业发展。
近几年来,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实施了一项“协助小型工业计划”。去年头十个月,有158家小型工厂根据这项计划,获得四千二百多万新元(约二点零九新元合一美元)的贷款,用来实现生产机械化。这一贷款总额比1979年同期增加了三倍。从1976年开始实施这项计划到去年10月,当局共批准了349项贷款,总额达7,170万新元。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还制订了“投资扣税计划”,鼓励本地工业发展生产。根据“投资扣税计划”,小型工业为扩展业务或实行机械化投资,可获得50%的投资免税,这就是除了一般折旧外,公司或工厂可以从目前或将来的应课税利润中扣除50%的资本投资(即每投资一新元,公司可由应课税利润中扣除1.5新元)。
1980年5月,经济发展局还实施了一项“投资津贴计划”,至今已有40家本地工厂获得这种津贴。当局对要求发展自动化、机械化的工厂,按它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数额给予津贴,津贴在投资中所占比率从10%到50%不等。
经济发展局于去年7月成立了小型工业咨询委员会,就如何协助有生存能力的小型工业的发展,向经济发展局提出意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