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惭愧小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1-01-22
第8版()
专栏:

惭愧小议
叶星
学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听到几个同志在讨论时用了“惭愧”一词。大意是说:按《准则》要求,自己做得相差太远了,真是惭愧啊!今后得迎头赶上去。讨论党章修改草案时,又听到好几个同志说到了“惭愧”……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一点思索。
惭愧,按词典的解释,是“因为自己有缺点、做了错事或未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对于自己的缺点、错误、未尽到责任等等而“感到不安”,这无疑是一种起码的觉悟,是进步的起点。许许多多的人,不正是因为看到自己的不足,感到不安,因而知道努力赶上去,变为“无愧”了么?
惭愧,在另外一些同志身上,又表现为一种很高的觉悟。1962年2月19日,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写了这样一篇日记:“我这次参加团代会,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惭愧。高兴的是,有党和毛主席的好领导,全军共青团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惭愧的是,我为党和人民做的工作太少了。……”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已经做得很多、很好了,但他自己却总觉得做得太少,向“无限”中投入的太“有限”了。由于有了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永远进击、永不自满的觉悟,使这位年仅22岁的战士登上了共产主义思想的高峰。
因此,惭愧之心,人皆应有之。应该惭愧而不惭愧倒是有愧的。这种人,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例:做官当老爷,革命意志衰退,昏昏噩噩混日子者有之;乘车时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或行动不便的孕妇,不让座而又面无愧色者有之;在调资中不讲风格,明明条件不够还无理取闹,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向前看就是向钱看”者有之;把搞不正之风当家常便饭,拉关系、走后门、沾沾自喜、不以为耻者有之……对这些同志来说,今天,是该劝劝他们好好学学党的传统作风,按照社会主义公民、共产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自己,是该有点惭愧之心的时候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